小说:烟火日子

#短篇小说大赛#

小说:烟火日子


01

时间的脚步刚一抵达下午六点的坐标,我的身影闪出了单位大门,坐上车直奔老家。

原因是,大嫂的长孙明天举行十二岁赎身仪式。赎身仪式在我们这儿的隆重程度仅次于结婚仪式,是人生中一件比较大的事。

距离家十几米,已经看见红艳艳的灯笼在风中起舞。红色的地毯延伸到了大路上 。还有热情洋溢的音乐,在村庄的上空盘旋,空气都被吵热了好几度,心也跟着热了起来。

一进大门,满眼都是红色,头顶是一尺来宽红绸十字织成的幕布。院子四周是一串串的红灯笼,比大门上的小几号。脚下的红地毯遮盖严了黄土地,喜庆极了。

首先经过的是大厨做菜的地盘。临时搭建的厨房,人影晃动,高而厚重的声音在说着什么,因为音乐声,听不清楚。食物入油锅的噼啪声此起彼伏,香气一股一股只往鼻子里钻,馋虫被勾上来了。

厨房门口的左上角是清洗碗筷的。虽然上一家使用完已经清洗过了,现在还是需要再洗一遍,这样才能显示出主家的办事有样。

现在洗碗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年妇女,只见她的手浸在水里,麻利地用抹布在碗里转几圈,碗便干净了几个等级。然后捞出,放入旁边一个水比较清的盆子里,继续上一个动作。就这一会,五个干净的碗躺进了盛碗的筐子,速度堪称洗碗机。这会是谁呢?

村里约定成俗,洗碗的都是自家比较能吃苦的近亲,她会是谁呢?脑海里将自家人过了一遍,还是理不出头绪。不由地走近一瞧,噢——,原来是月青姑姑。

月青姑姑是大嫂的亲姑姑,我们都跟大嫂一起称呼姑姑。月青姑姑是大嫂的邻居,也是大嫂的媒人。从这一点説,是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功臣。这可不是我说的,是已经去世的爷爷摸着长胡子笑眯眯地说的。

“月青姑姑,您在这受累洗碗,小辈们呢?”我赶紧上前打招呼。

“刚开始是小飞在这洗,我年龄大了,干不动别的了,只能干干洗碗这样的活。你下班啦?吃了吗?”一如既往地让人感到亲切、舒服。

“月青姑姑,您这一段时间身体还好吧?”

“好!好!谢谢你惦记。”说着她用手指了一下最东边的房子,

“老三媳妇和勇勇媳妇也来了,就在里边那个屋。”脸上的笑容填满了皱纹。

这还是那个瘫软在炕上,不言不语的月青姑姑吗?我陷入了沉思……

02

2016年的正月初六,山村的空气里还弥漫着烟花爆竹的火药味,家家户户门上的对联新鲜地晃眼。大人、小孩都在努力拽着年的尾巴进行狂欢。噩耗来得措不及防。

“月青的大儿子勇勇出车祸了。”串门回家的公公说了一句晴天霹雳。

“谁?月青的大儿子勇勇?”婆婆不相信地追问了大家的疑惑。

“是呀,唉——”

“在哪出的车祸?人咋样?”

“就在村口,走亲戚回来直接撞到村口那棵大槐树上了。人不在了。”

“不在了?”婆婆的声音陡然升高了。

过了好一会,才沉沉地说了一句,“这可让月青那两口子怎么活呀?”

是呀,这让月青姑姑一家怎么活?

年前腊月二十六的凌晨,月青姑姑的家里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大家赶去探望,原来是月青姑姑的儿子老三去世了,在睡梦里悄无声息地抛下了自己的妻子、女儿,年迈的爸爸、妈妈,还有这个花花世界,甩手走了!

对老三的悄悄离去,虽然大家都心有准备,但事情发生了,还是难以接受。老三媳妇哭得昏了过去,六岁的女儿跟着奶奶一起无声哭泣。

老三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且是不能做手术的那种。小时候时,医生就婉转交待,活不过三十岁。老三今年二十八岁。

有心脏病的老三能说会道,不但取回来一个精干、漂亮的媳妇,还生了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孩儿。这个可爱的女孩在六岁这年,没有爸爸了。小女孩哭得小脸红彤彤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还有月青姑姑。

这一切仿佛还在昨天,其实也没有过去几天,掰开手指头一数,十天,只有十天,月青姑姑失去了两个儿子。

这个苦命的女人,一生有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女儿也是个苦命的人,前几年老公在房顶上给人干活时,不幸坠亡,老二,老三是男孩。

03

这一大家子的遭遇,堪比余华的《活着》。我不敢深思,赶紧跟婆婆一块去看望月青姑姑。

因为去世的地点不在家里,所以可怜的年轻人,盖一块白布,静静地躺在大路边上,也就是他出事的地点,离家没有五十米。

“这阎王爷是有多心急,等不及让孩子回家再看一眼亲人。”这是村里最年长的爷爷说的。

月青姑姑的大门上是白色的对联,因为老三的灵魂还没走远。现在老二的灵魂也开始在小院上空盘旋,把这个农家小院弄得凄凉无比。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不敢高声说话,其实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都是静静地看着,默默地干着。

月青姑姑瘫软在床上,平时梳得整整齐齐的短发,凌乱的扎呼在头上。眼睛肿成两个大核桃,声音沙哑,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是默默的流着泪,一刻也不停息地流着。莫名让人想起泡在水里的饼干,还勉强保持着饼干的形状,但已经塌软到一碰就散了。

月青姑父,这个壮实的农村汉子,倚坐在门前的一个矮凳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麻木的眼睛呆呆地看着天空,空洞的目光不知道落在了什么地方。

04

时间的无情就在于,无论你是喜还是悲,苦还是甜,它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走着,走着……

正月十六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在村头,我碰见月青姑姑,送两个媳妇和孙子去城里。头上的头发一多半都白了,人也消瘦得厉害,站在村口,像一颗孤零零的老树。

“月青姑姑,您不跟着去吗?”

“我再过几天,把家里收拾收拾,再上去给孩子们做饭。”声音无波无澜,没有往日的生机。

终于开始说话了,我的心还是舒服了一些。

转眼到了暑假,我们一家回村避暑,还是村头那棵老槐树下,又碰到了月青姑姑。她正跟一伙人坐在三轮车上,一副外出装扮。

“月青姑姑,您这是干什么去?”我差异地问。

“我跟他们几个去摘花椒,你一家回来了?”

“摘花椒?身体能行吗?一天多少钱?”一串问题挤着跑出喉咙。

“不累。管吃是八十,不管是九十,我们选择的是九十,中午自己带一点吃的。”

“还是注意身体。”我强调。

“是呀,现在我们家可不能再出事了。”月青姑姑毫不避讳地说。

“您还是俩媳妇的主心骨呢。”

“嗯,我也这样想。”

“生活总要过下去!”月青姑姑用这句话为我们的谈话做了一个总结。

看着处在朝阳中的月青姑姑,我感到了生活的力量,特别感人!

05

转眼到了深秋,月青姑姑给我打电话,开头就是一句,“这一周,你回家吗?”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特别诧异, “您有什么事啊?能在电话里说吗?”

“我想当面和你商量一点事。”月青姑姑的声音里显示着肯定。

“好,周五下午回来。”

周五下午一下班,我和老公马不停蹄,直接回到月青姑姑家。

这个乡村小院又开始变得一丝不苟。大门口是垒得整整齐齐的柴,有一人多高。院子里的小菜园,黄瓜一条一条的,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红灯笼,茄子挂满了枝,辣椒红绿相伴,蜜蜂在其中嗡嗡地唱着歌……

“你俩回来啦?”月青姑姑的大嗓门从屋子里传了出来,人也跟着现了身。

“回来了,月青姑姑。”老公赶紧把带回来的水果递上去。

“来了总是不空手,让我说什么好?”月青姑姑埋怨着。

一进房门,月青姑姑的茶就端了上来,“喝茶,累吗?”

“不累。月青姑姑,您——”

“是这样的。”月清姑姑的神态开始变得庄重起来。

“两个孩子都走了有小十个月了,这两个媳妇都很年轻,这不,就有上门来说亲的。”

“这是好事呀。”我忍不住插了一句。心想莫非是月青姑姑像村里的老脑筋一样,不希望儿媳妇再结婚了。

“是呀,我也觉得是好事。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乡亲们都给我出主意说,她们两个必须有一个招亲,也就是说,男方上门改姓,帮我们老两口养老。”

“那您的意思是——”这个问题,我可不敢多嘴,免得伤了这个老人的心。

“我的意思是,俩媳妇都很年轻,并且我这俩媳妇心肠都不错,我想把她俩像女儿一样嫁出去。我和你姑父都还年轻,还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好几十年。”

说到这,月青姑姑停顿了一下,然后提高音量说:“主要是嫁出去比招亲回来,女人的负担轻。前院的小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小女是独生女,招亲了一个男人,整天游手好闲,所有苦活累活都是小女的。)。”

听到这,我诧异极了,这是一个农村老太太的观念?

我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问:“您跟她俩商量了吗?”

“我说你有文化,先跟你说说。你认为行吗?”

“我认为行。她俩如果心里有您,有这个家,在哪儿都一样。”当我说了这句话,月青姑姑满脸的皱纹里都是笑容。

06

过了两个月,我回村。村头的大槐树下坐着一群闲散的妇女,她们正在叽叽喳喳的东家长西家短。这一次东家长西家短的中心人物是月青姑姑。

“你说月青不给自己留后路,两个儿媳妇都当女儿出嫁了,他俩老了,可怎么办?”李婶说。

“月青的想法,我们真不明白。咱们看过年时,俩媳妇来看她吗?”王大妈撇着嘴说。

刘姨急急地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月青又像年轻人一样,坐着三轮车去北垣的果园帮人摘苹果了,她现在干劲可大了。”

“她说,虽然儿子不在了,她还有孙子和孙女。孙子、孙女上大学时,当奶奶的怎么好意思不表示表示。”月青姑姑的邻居闫婶补充说明。

听着大家的议论,我的心越来越舒坦。月青姑姑走出了一条与别的人不一样的平坦路。

07

又是一年春节,又是一个正月初六,我去月青姑姑的家串门,首先迎接我的是热闹的谈话声。

一脚踏进家门,迎面而站的就是,月青姑姑曾经的两个儿媳妇和月青姑姑。娘三在灶头忙活着做饭,与她们的动作做陪衬的是,絮絮叨叨的谈话声。还有两个陌生的男人,坐在炕上陪月青姑父唠着家长里短,肯定是他俩的新男人,看上去都很敦厚。几个孙子挤在一起看一部手机,不时哈哈大笑。

这是她们重新开始人生路的第一年,明年还会继续吗?后年呢?我在心里嘀咕着,替月青姑姑担心着。

“姐,您来啦!”

大嗓门拉回了我跑远的思维,定睛一看,是老三媳妇。只见她噔噔噔地跑过来,热情地挽着我的手,转过身向灶台方向招手,“莉姐,你看这是谁?”

勇勇媳妇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也迎了上来,“姐,您来了。”

“你们俩生活还好吧?”我左看看,右看看。

“好的呢,姐。”回答的是嘴快的老三媳妇。

“姐,今年回来有点迟了,明年我俩初四就来了,您一定要来看我俩。”还是老三媳妇,说着还撒娇地摇了摇我的胳膊。

“其实我们俩都应该好好地感谢您……”勇勇媳妇也开口了。

“停!停!”我马上截住话头。

“你们一家都应该过得幸福,因为所有的不幸都已经经历了。俗话不是说的好吗?人生有一半不幸,一半幸福。”我说。

“我们也这样想,还有我妈。”

曾经的妯娌,现在的姐妹,看着对方,眼睛里是坚定的光芒,特别触动我心。

我们三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月青姑姑。夕阳下的老人,被阳光给披上了一层金衣,特别耀眼!

小说:烟火日子

#故事##美文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孙子   村头   姑父   儿媳妇   村口   小院   大嫂   小女   门上   姑姑   美文   村里   烟火   媳妇   女儿   声音   两个   日子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