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恩吗?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眼看分钟挪过一格又一格,去接弟媳下班的弟弟还不见踪影。一家子傻傻地干坐沙发上,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极力压住咕咕的肚鸣,等他夫妻俩回来开饭。锅里的饭菜也等得生气了,连热气都不愿意飘了。

我心一狠,打个电话,“到哪儿了?”

“刚接上,往回走,有点堵车。”语气出乎意料的好。

“弟弟长大了,连性格也长了?”我心里有点纳闷。

“大约什么时间到?”斗胆再问一句。

你可能不知道我家情况。四个姑娘,就弟弟一根独苗,年龄最小,并且生于计划生育国策执行最严的时候。不知道当时实行计划生育的强大力度的亲们,可以参照莫言先生的《蛙》。

当时弟弟的降生,对于世世代代为农的家庭,相当于竭尽所能终于打胜了一个,事关以后有没有脸见祖宗的大事。绝对是大事中的大事。

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弟弟脾气可不够好,说话语气跟着就不那么惹人了!弟弟结婚十年来,因为远,相聚寥寥几日,说话虽然婉转了些,但历史的遗留下来的心态,和弟弟说话,总是不自觉地提着心。

这次来省城弟弟家,是因为实在想父母,想他们一家的不行。视频毕竟感受不到对方的呼吸,有些空间的距离,代替不了面对面的联络感情。

伴随着弟弟和弟媳的入门的乒乒乓乓,我们终于吃上了饭。饭后,我和弟媳一起挤在厨房边洗碗边唠。

弟媳说:“姐,刚才接电话时差点追尾。”

紧张地询问了事情经过后,我说:“鹏,现在说话好像不那么冲了?”

做事一贯慢条斯理,有样有行的弟媳抿嘴一笑说:“我能作的结果。鹏心好,就是说话不考虑别人感受。他语气如果不好,我就作,各种作。结婚前就开始作,结婚后继续。有时作地他气得肚子都一鼓一鼓的。”

弟媳想了想,又一笑说:“十年啦,效果不错吧!”

看着智慧的弟媳,心中涌起想抱抱她的冲动。心动就行动,抱着亲爱的弟媳,突然想到“风雨阁”的本周作业主题“恩”。弟媳这种神矫正,对弟弟算“恩”吗?对我家算“恩”吗?

说起“恩”来,弟媳来我家的第一“恩”应该是,完美地完成了辛苦一辈子老父母的养娃大工程。

记得弟媳来家里的第一次,父母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休息一秒。人看上去都有点傻乎乎的,只知道笑。

他俩结婚的大喜之日,父母的欣喜都惊动了上天,腊月二十的好日子,热得棉衣都想飞离主人。我家地处北方,正是天寒地冻的时节。众乡亲一致说,老天对善人的优待。迷信不迷信,我不管,但心里舒坦极了,我们家终于多了一个外来的亲人。

弟媳接下来的“恩”,更是我全家公认不悔的。弟媳六年之内给家添了一个侄女一个侄儿,凑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字。

弟媳在凑这个好字时,所遭受的磨难,不能说惊心动魄,也可以说受苦受难。从怀孕开始,吃一口吐一口,闻着气味就吐。人是越来越面黄肌瘦。这样的折磨,经历了两个十个月。是不是特别伟大?

千辛万苦出生的小公主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不是当姑姑的夸奖,实力在那儿放着呢。跳舞是C位,歌咏比赛是指挥,考试绝对能拿回奖。漂亮程度,我来引用二年级侄女的萌言,“如果问全班男生谁最帅,回答是五花八门。如果问女生谁最漂亮,答案是异口同声的朵朵(侄女名字)”

下来说的小侄儿,刚上幼儿园小班,回家能奶声奶气地叙述一天的七七八八,可爱极了。拿整天在监控里看侄儿的母亲的话说,“一个班15名幼儿,只有咕咚(侄儿小名)动作快。做操,只有咕咚做的好……”奶奶的话是否客观,暂且不说,但自豪欣慰的舒服是感人的。

这一切是谁带来的?毫无疑问,是弟媳!我们虽然嘴里不说,但深深的感激之情存于心中。

弟媳,中文毕业,闲时弹古筝,练毛笔字,读诗词歌赋。与父母的相处,也是一片和谐。连小辈们都一致认为,“舅妈比舅舅亲。”

有这么高情商的弟媳,我们老高家的基因以后是不是会更好?答案是显而易见地。我骄傲呀!

所以,想问此刻看文的你,“这算恩吗?”

这算恩吗?

(网图侵删)


#故事##微头条日签##情感##今日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奶声奶气   独苗   弟媳   面黄肌瘦   侄儿   侄女   美文   计划生育   迷信   语气   弟弟   说话   父母   我家   心中   答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