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的淡与浓,是否可以辨别茶的品质


茶汤的淡与浓,是否可以辨别茶的品质

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我,说有的茶价格便宜,回家冲泡之后滋味很浓,但有的茶价格很贵,却喝着很淡,如果入茶圈已久,相信茶友们定会知道,这跟茶的价格没有太大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茶汤的“饱满度”,另一个是“浓淡度”。

“饱满度”是指茶汤入口后一种浓稠淡薄的感受。

而“浓淡度”跟冲泡时间、投茶量等有关,跟饱满度没有绝对关系。

茶喝多了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可能只是味道上的刺激性,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

滋味浓的,可能口感薄,即便第一泡香气高浓,后面几泡滋味立马跌落下来,反差极大,便不能说是好茶。

滋味淡的,淡而不薄,香气清幽持久,口感醇厚爽滑,才是真的好茶。


茶汤的淡与浓,是否可以辨别茶的品质

好白茶的前提是优质原料与工艺

好茶是好原料和好工艺共同决定的。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会给茶汤带来涩感;咖啡碱,让茶汤有苦味;茶氨酸,影响茶汤的甜感与鲜爽度;以及其他芳香物质等。

我们常说春茶好,就是因为春茶的茶氨酸含量高,茶汤甜度、鲜爽度高,而苦涩度较低。

如果从工艺因素来解释,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做得淡呢?

就好比厨师做菜时,如果用优质新鲜的食材,便不会用过多的调料,尽量使食材发挥本质的优势,若是反之,便会用较多的调料去掩盖食材本身的不足。

茶人制茶也是如此,资质平平的原料,或许采摘时间晚、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内含物质含量低、品种香气不明显等等,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人下手就要“重”一点,以掩盖茶青本身的不足。

优质的茶青,会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优秀的饱满度、鲜爽度、品种香气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重火,会把它本身引以为傲的优点都掩盖过去。


茶汤的淡与浓,是否可以辨别茶的品质

福鼎白茶,古法工艺,亲近自然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最接近原始的,是福鼎茶农在漫长的白茶制作历史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福鼎白茶的独特制作工艺,一直传承完善至今。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福鼎白茶”作为第八类传统技艺——白茶制作技艺唯一代表,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鼎白茶采用不炒不揉的传统工艺,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萎凋是白茶初制工艺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萎凋,使茶芽自然缓慢变化,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

明朝的田艺蘅曾在《煮泉小品》中赞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茶汤   福鼎   白茶   浓淡   春茶   美文   文化遗产   饱满   香气   茶叶   名录   滋味   物质   原料   品质   自然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