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觉迷茫,就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变得“佛系”。

佛系青年,主要是指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崇尚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

如果你感觉迷茫,就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为什么现在的“佛系青年”越来越多呢?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认为:佛系青年们其实是误解了老子的“不争”思想,他们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思就是说: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我们再看看看白岩松是怎么解释这句话的:你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说“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要对别人更加有利,而不是有害;人之道,要努力作为但不争不抢。老子强调“以无为去为”,但不要去争,因为争反而会拧巴,这里头有更深的超越字面之外的概念。为而不争是另一种“为”,放得下和想得开才能真正地拿得起来和拿得久,而不是说真的全都放下了,那就出家了。”

如果你感觉迷茫,就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白岩松还说:“人们总是教导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但如果把所有东西都放下的话,就会没有进步的动力和欲望了。很多佛系青年之所以佛系,就是因为他放下了,无所谓了,是这样吗?“

对于佛系青年,白岩松也给给出了忠告:“佛系青年应该是另一种解读——打造你内心的佛。但是,它被很多人解读成了:20多岁开始,只有眼前的枸杞,还有藏红花。你别将来还抱怨,那可不是佛系青年,因为我很少听到佛抱怨。所以,每个人当然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最后还是要为你的选择买单。”

年轻人就如这七八点钟的太阳,充满活力,就该努力去奋斗。年轻人,即便是一时穷困,也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愈挫愈勇,在挫折中成长壮大!

如果你感觉迷茫,就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20岁的贪玩,造就了30岁的无奈。30岁的无奈,导致了40岁的无为! 40岁的无为,奠定了50岁的失败。50岁的失败,酿造了一辈子的碌碌无为! 请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否则,当父母需要你时,除了泪水,你一无所有;当孩子需要你时,除了惭愧,你一无所有;当自己回首过去,除了蹉跎,你还是一无所有!不要在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

老子在《道德经》中虽然多次强调“无为”和“不争”的思想,但他老人家是告诉大家:不要在道德上面去争,而要多用实际行动去积极作为、去争。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以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如果你感觉迷茫,就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鬼谷子也说:“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多用智谋解决问题,用在大家都不知晓的地方,用在大家都不擅长的地方,暗中有条不紊地施展计谋,最后往往能够在不争不费中取得完美胜利!

由此可见,不争,不是让你消极怠工,而是教你智慧做人做事,花最小的力气,成就反而最大。

如果我们对待现实生活消极逃避,经常感觉迷茫,就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如果你感觉迷茫,就应该多读读《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道德经   鬼谷子   穷且益坚   青云   字面   圣人   国学   美文   安逸   万物   老子   节奏   迷茫   年轻人   无奈   感觉   青年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