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 点击上方关注本号,更多行业内容推送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HOUSE OF MO)位于上海浦东川沙新镇,临近迪士尼度假区,周边建筑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几经变迁,整个镇子呈现混乱与无序的状态。

▼项目外观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第一次勘察场地,门前巨大的稻田占据了整个视野,田边水杉的竖向线条与稻田所形成的几何感呈现出赛尚般的画面。建筑所占据的独特地理位置给这个场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景观支撑。
原建筑为4幢上世纪80现代居民楼,砖体预制板结构,外加东西各一幢两层瓦房,原有的宅基地限定出了建筑的红线范围,也使整个建筑边界框定在了长条形的体积内。

▼改造前基底原状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设计之初,希望最终矗立在稻田尽头的不单单只是个民宿,而是带有某种精神性感知的建筑物。因此摒弃了传统民宿的固有概念,选用带有凝聚性力量的黑色作为建筑的主基调,极简的建筑形态与周边混乱的建筑肌理形成对立美学,以守望者的姿态出现在稻田尽头,打开一种全新的日常体验。

▼简洁的黑色建筑立于稻田之上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考虑到原有建筑结构的脆弱性和混乱的表皮肌理,决定从建造这一思考逻辑出发,对建筑进行由结构至形体的整体改建。强化结构保证建筑稳定性,简化形体,以纯粹回应眼前的这片稻田。

▼建筑由简洁的体块组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作为主体的长条形建筑体,在4m*9m的开间模度下,强化地基,增加钢筋混凝土立柱作为结构支撑,同时依据南北方位界定出辅助空间与使用空间两大区域,将房间按4m的柱间距模度在南面依次排开,给入住者提供最佳的景观支持。

▼玻璃立面提供良好的景观视角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建筑入口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餐厅部分沿用整体的黑色基调,在8m*8m的建筑红线内,利用对角拉出整个屋面的受力结构体,使整个屋面呈现悬浮感,斜面的处理也弱化了由于尺度限制所带来的空间局促感,在视觉上形成多维度的空间纵深感。

▼玻璃围合的餐厅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餐厅内部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以黑色为主色调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将辅助空间作为整个建筑的通道路径,串联起各个功能区,受制于场地条件,通道呈现狭长的形态,设计上,以纯白色柔和光线不足带来的幽闭感,二层部分使用了挑高处理,增加空间的层次,顶面狭长的天窗将自然光线引入通道,给行走的路径带来一份不确定的惊喜。

▼入口接待区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前台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走道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作为主体的住宿空间,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方便施工管理,17个房间共分5个模块处理,用极简的手法与建筑形成统一关系。

▼顶层客房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落地窗前的浴缸可以欣赏室外全景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标准客房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一层平面图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二层平面图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三层平面图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立面图


千墨民宿案例解析

项目名称:千墨·(HOUSE OF MO)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智慧小镇三把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肌理   屋面   平面图   狭长   稻田   红线   美文   场地   景观   混乱   通道   餐厅   黑色   案例   结构   建筑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