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恰是一炉暖意,最人间

寒风穿林,温酒把盏,别来无恙霜庭晚。天寒岁尽之时,总是贪恋起人间的暖来。

或懒起画眉,恰逢晨曦送暖;或暮色入户,夕阳山外山。


最喜天晚欲雪,邀一知心人,燃青灯,生炉火,共清欢。围炉边,长歌复醉,共叙尘缘。

君子围炉煮雪,三两趣味,在清谈之间,四五闲情,寄袅袅茶烟,六七心结,作庭前吹雪。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且把一世梦幻泡影,换了炉烟碗茗。


待光阴散去,风令人闲,茶令人醉,恰是一炉暖意,最人间。

生活 | 恰是一炉暖意,最人间

自唐以来煮茶,风炉便是茶器中的主角。


陆羽《茶经》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

拙者,或有三足鼎立之态,乘明人古趣之风;雅者,或如明代陈洪绶所绘,设于书房,为文人清谈之首要。

炉贵与否,非人所求,却处处彰显着茶人的风度与地位。

风炉,风月,亦风情。古人松下有炉,山间有炉,竹雨谈诗有炉,敲冰煮茗有炉……风炉小巧,常伴主人。

从来风雅时,风雅地,有风雅事,炉皆不离,亦不弃。想是那炉的天性,大概也随了造它,养它的人罢?


生活 | 恰是一炉暖意,最人间

冬夜寂寂,庭院深深。月半风孤,有松间野客,轻叩柴扉,虽是讨口热茶,却与之一见如故。欣然迎舍,邀一局棋。

其间起炭,生烟,摆盏,蒲扇轻摇,旺火轻舔,寻常一样窗前月,因有你在才不同。

若是心中孤寂,雪天独酌,也宜取炉煮茶,听水沸似语,看炉火可亲。待温杯投茶,灌水出汤。一杯敬陆羽,一杯敬自己。我一无所有,又何惧失去?

冬夜最幸福的,莫过于“寒坐小室中,拥炉闲话。渴则敲冰煮茗;饥则拨火煨芋”。

茶烟外,炉火中。饮的是“两腋清风几欲仙”,道的是“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的快慰。

生活 | 恰是一炉暖意,最人间

也想那明人高濂,雪夜偶宿禅门,与山僧一同围炉煨芋,去皮食之,口味绝佳,遂话起禅机来。有为是禅,无为是禅?

僧曰:“子手执芋是禅,更从何问余?”妙哉妙哉,炉前煨芋谈禅一记,也许不够风雅,但已尽得玄机。此间心境,又岂非等闲人识得?

苏东坡煎茶,有“飕飕欲作松风鸣”之句。松风为何声?古人云:松声、琴声、落雪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

而风炉者,炉内有厅,亦有风口,掌风而控,“风能兴火,火能熟水”。


生活 | 恰是一炉暖意,最人间

也想那明人高濂,雪夜偶宿禅门,与山僧一同围炉煨芋,去皮食之,口味绝佳,遂话起禅机来。有为是禅,无为是禅?

僧曰:“子手执芋是禅,更从何问余?”妙哉妙哉,炉前煨芋谈禅一记,也许不够风雅,但已尽得玄机。此间心境,又岂非等闲人识得?

苏东坡煎茶,有“飕飕欲作松风鸣”之句。松风为何声?古人云:松声、琴声、落雪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

而风炉者,炉内有厅,亦有风口,掌风而控,“风能兴火,火能熟水”。


生活 | 恰是一炉暖意,最人间

物物有尽,生生无穷,人生何处不相逢。年轻时也曾想出人头地,最后发觉,还是做普通人最开心。

像这炉火,除了燃烧,没有别的奢望,不过总是要往里添炭。你不用它时,它稍显冷清。但当你点燃那淬火,便可驱尽南方湿冷的寒。

别后经年,半席茶烟,四目相对,是无声胜有声,是光阴似重来。记得汪曾祺说过:人活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像雨天有伞,雪天有炉,炉边有茶,茶旁有你。爱是没名字的茶,留给这世上没名字的你。

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且在这风炉边,听隐隐松风,沐缕缕茶烟,留淡淡思念,共赏风雅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禅门   炉边   人间   禅机   风能   炉火   雪夜   去皮   雪天   风口   风雅   琴声   闲人   玄机   暖意   绝佳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