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自陆羽学神农尝百草、饮千水、行万里路,撰写出万世不朽的《茶经》,天下饮茶风气大开,多少文人雅士为茶诗词赞颂,多少红尘世人为茶痴迷不移。


不禁让人想问:茶是何物,直教人以一生相许?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一泡好茶,不仅要有紧结油润的外形,油亮清透的汤色,细幽绵长的清香、花香、果香和沉香,更要有细腻醇厚的滋味。


“啜苦咽甘,茶也。”


这是茶圣陆羽对茶的最早定义。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茶在被注入热水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它新的生命。


人们乐衷于欣赏茶叶渐渐吸水之后饱满和舒展的姿态,以及慢慢沉淀的自然和通透。


当然最重要的是,热衷于品味茶的味道。


宋徽宗《大观茶论》说:“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好的茶汤五味调和,是苦、酸、咸、辛、甘五般滋味:

1、茶汤的苦涩:

主要是由咖啡碱与茶多酚的含量决定的,以茶汤的苦涩滋味作为前奏,茶多酚和蛋白质的结合,微苦弥散,清甜即来;

2、茶汤的酸:

是由有机酸和部分氨基酸决定的,茶汤里新鲜偷悦的酸,不同于发酵过度的酸馊味,往往只在生态绝佳的野放茶中,方可觅到;

3、茶汤的咸:

是无机盐的味道,由于含量太少,一般情况下会被茶的苦味所掩盖,以致咸味很难品出来。

4、茶汤的辛

偶尔会在特殊的茶种中遇见,偶然相见,却是清冽绝伦。

5、茶汤的甘:

可溶性塘和氨基酸,是甜味的来源;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一泡完美且滋味丰富的茶汤,或苦或涩,或酸或咸,不会特别彰显出其中的某一种滋味,是滋味协调的,让人愉悦舒心的。


有太多的东西会影响茶的口感:茶本身的原料,茶的制作工序,茶的存放时间及存储方式、泡茶的水等等……茶的味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就像人生的路,只有走过才知道。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东坡饭后一杯茶,卧榻酣睡已知足,何必再问镜花水月?


从诗中我们可以读到:


茶能养生,也能修心。功名利禄、烦事扰心,皆不如一盏清茶入喉的滋味。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一杯茶里,有你的心境。


茶最后的味道是喝茶人添加上的,是喝茶人自己的创作。


茶之魅力,在其味,在其韵,在其泡,在其市井化,也在其艺术化。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著名的茶道二十四品:

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以及茶室品,每品细分四品,共计二十四品。①人品:清、雅、简、淡;②茶品:清、香、甘、淡;③水品:清、活、甘、冽;④火品:明、活、洁、燥;⑤茶器品:质、朴、雅、素;⑥茶室品:简、古、通、幽。



文化 |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过才知道

茶道二十四品,是饮茶者对茶的要求,也是茶对饮茶者的要求。

一杯好茶,解渴、清神、静心。


你喝的茶,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东坡   舒心   失之毫厘   咖啡碱   味道   差之千里   卧榻   茶汤   茶室   茶道   氨基酸   美文   人品   苦涩   含量   滋味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