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孩子也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

以前有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一个柔弱的小孩,在妈妈下班时,摇摇晃晃的端着一盆水,来到妈妈面前,奶声奶气的说,妈妈,洗脚。

看完这个广告,内心感慨,唉,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家这个没这天赋,不懂事。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啊。这可能就是差距。

安静下来,再转头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正在地上乱涂乱花,玩具丢得到处都是的孩子,是不是就像拎起来就一顿打?平时的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你看看别人,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让你别碰别碰,就是不听话,什么时候才可以懂点事,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听到这里,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此刻你又说,哭啥,就知道哭,你看看别人,有像你这样吗?

如何让你的孩子也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


下面举个例子,为何你家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为何你家宝贝就不能成为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呢”?

我侄儿,刚刚懂事的时候,只要是一哭,全家人都围着他转,各种玩具或者是吃的,到最后发现只要给他手机看《小猪佩奇》就不哭不闹了。

发现了这个可以让小孩子不哭的秘诀后,在最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只要是他哭闹,都是手机“伺候”,一直延续到他三岁多。

要上幼儿园了,这个时候家长也意识到,孩子一直看手机不好,就开始控制他玩手机。

但是手机已经让他产生兴趣,这个时候来突然控制,不让他玩手机,他就又哭又闹,躺在地上打滚。爷爷奶奶一看又心疼,就又把手机给他了。

再大点,一晃就要上小学了,家人还是认为要让孩子戒掉手机,以学习为重。

孩子见状大哭大闹,躺地上打滚。

“你哭吧,哭也没用,哭也不能给你玩手机。”

这个时候孩子就意识到,哭已经没有用了。

“你不给我玩,我就离开家,不在家里待了。”

说完就往外面跑,家长见状,急了。

孩子这么小,万一跑出去丢了咋办?就又把手机给他玩了。看电视打游戏,无心学习,沉迷于手机的世界中。

眼看就要小学毕业,并且现在是上课也玩手机,老师都跟家里说过了好几次。马上就要参加升学考试。

如何让你的孩子也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


这是家人拿出大人的威严,没收手机。

孩子是一哭二闹三离家出走。

孩子也大了,就吓唬下他,“你怎么闹都没用,你要出走就走,我不拦你。反正就是不能玩手机。”

孩子一听,看来“不放大招”是不行了。

边哭边喊的就爬上了窗台,“你要是不给我玩,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此刻你猜家人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人命关天的时刻,还不是只能依着孩子。

看吧,这就是你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区别,要成为别人口中的好孩子就要从小培养。

曾经有一部很红的网络小说,《坏蛋是怎么练成的》,主人公谢文东由原本文弱,本分,听话,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成长”为杀人不眨眼的黑社会老大的故事。

他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小时候被人欺负,让他觉得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保护自己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变成坏蛋。

所以成长环境和最初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夸张点说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那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呢?如何教育小孩?

如何让你的孩子也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总结起来有三点:

一、注重培养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二、积极指导孩子面对负面情绪

三、树立权威型教育风格

希望你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同时也希望你家的孩子每天都生活的理性和智慧,每一分钟都能感受到爱和幸福,每一次眨眼都能看到真实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奶声奶气   孩子   美文   坏蛋   听话   懂事   口中   地上   家人   小孩   家里   家长   玩具   妈妈   环境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