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有个“暂得楼“陶瓷馆,馆中所有瓷器都是由一个叫胡惠春的收藏家捐献。当年清朝败落,各种宫廷收藏御用之品,或以赏赐为名,或因宫女太监盗窃,大量流失海外。胡惠春与其他一些收藏家出于爱国之情,为阻止祖国的文化珍宝外流,不惜以重金收购。1988年,他将毕生所藏瓷器全部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


银行家的儿子,从小受文化熏陶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


这胡惠春是怎样一个人,他是家财万贯还是达官显贵?为什么毕生收藏的瓷器可以撑得起博物馆的一座楼?


这个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胡笔江。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笔江


胡笔江(1881~1938),镇江人,17岁时在一家小钱庄当学徒,他精明聪慧,很快掌握了业务。后来他因牵涉一桩案件,机缘巧合下结识了李鸿章侄子,并与其成为了好哥们儿。后来在李家的介绍下,他进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任调查专员,1914年升任北京分行经理。胡笔江主持行事井井有条,营业猛增,成绩斐然,这让交行的老大梁士诒颇为满意。不久之后,胡笔江与南洋华侨黄奕柱创办中南银行。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有一个开银行的老爸,胡惠春从小的生活条件自然是十分优越。


胡惠春年少时,胡笔江并没有急功近利地把儿子培养为金融人士,而是聘请名师在家教授四书五经,使其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先成人、后成才。因此,在胡惠春进入上海圣约翰中学前,已经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并且对中国文史与艺术颇感兴趣。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


热衷瓷器收藏,开辟暂得楼


1930年,胡惠春考入了燕京大学攻读地质。虽然读的是地质,但他的兴趣在收藏。从大学时候起,胡惠春就开始收藏各种各样的文物。他将这些文物藏在一个专门的小楼里,并取名为“暂得楼”。


这一名称源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胡惠春取文中“暂得”二字,一是指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拥有文物古玩,故为“暂得”;二是谓图一时之快乐,曾经拥有过了,就如兰亭修禊之事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胡惠春的胸襟和修养。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会客厅


胡惠春执着于追求藏品的完美,任何一件清代官窑瓷器若有丝毫瑕疵,他都不会接受。而且为了达到陈列时的美观,大多藏品都成双配对,从客厅照片的摆设就可见一斑。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旧藏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葫芦尊,

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

以1164万港元被亚洲古董商拿下。


胡惠春对中国古董艺术品尤其是瓷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对陶瓷的钟爱始于求学阶段,购入的第一件古董是一件19世纪的民窑笔洗,那是他从上海的小古董店里淘来的。对这件首次获得的藏品,他总是津津乐道。自中日战争以来,数次搬迁,他都会留下大部分藏品或送出,但这件笔洗他一直带在身边。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德化窑白釉爵杯


而且在瓷器收藏中,胡惠春以明清官窑作为收藏核心,单是清代官窑精品就达90余件,可以说代表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瓷器生产高峰时期的作品。过去一般藏家收集清瓷,多以乾隆为限,个别亦兼及嘉庆,胡惠春先生兼及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甚至宣统瓷的收藏,其中很多都是成对器物,并多数有官窑款,难能可贵。


父亲去世,担起掌管银行重任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捐献的元青花瓷


二十七岁时,胡惠春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也就是在1938年,其父胡笔江在从香港乘坐飞机,准备到西安与民国政府要员商讨战时金融问题时,不料在广东中山市上空遭到日本军用飞机截击,机坠人亡。胡惠春因此不得不放弃之前他以文史与艺术为主业的想法,担起掌管中南银行责任,撑起整个大家族。


在忙碌的银行事务之外,胡惠春也一直没有停下收藏的脚步。他欣赏书画、文玩的韵味,醉心于御瓷研究。后来因为对陶瓷研究颇有造诣,1945年胡惠春受聘为北京故宫陶瓷专门委员,那时他才35岁。1950年,他又受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他任此委员时,就将他珍藏的明清官窑瓷器等各类文物268件捐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这一大宗珍贵瓷器,对于筹建当时文物基础极为薄弱的上海博物馆,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全家幅


移居香港,热心拯救书法宝帖


随后,胡氏全家移居香港,躲过了新中国后来的几番政治风波,当然也免遭文革的灭顶之灾。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王献之《中秋帖》


1951年11月,收藏家徐伯郊反映,袁世凯旧部郭世武的儿子郭昭俊,准备将传世书法“三希帖”中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帖》低价卖给英国人。胡惠春得知消息后,立刻积极行动,用自己的中南银行作为担保,将“两帖”从银行取了出来,随后立刻带着郭昭俊转到澳门。在澳门,郑振铎等人用周总理调拨来的35万港币买下了这两件国宝。这样,加上深藏故宫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乾隆皇帝深爱的三希堂法帖才完好团聚于北京故宫。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王珣《伯远帖》


1960年,胡惠春创建敏求精舍,并担任了八任主席。敏求精舍至今保持着很高的收藏层次,集中了香港地区品位高雅的收藏家、鉴赏家。“敏求”语出《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句道出了胡惠春对文物有深入的认识,只不过是因为热爱文物,勤于求索罢了。所以“敏求精舍”成为当时一个研习古代文化的修炼之地。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夫妇


捐赠瓷器,培养女婿为接班人


此后,胡惠春专注于文物收藏与培养女婿范季融成为接班人。范季融1936年生于上海,父亲范回春也是一位大商人,在上海经营电影和跑马场。1950年,范季融跟随父亲去了香港,随后考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电机专业,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不久之后,范季融与胡惠春的女儿胡盈莹结婚,成为了胡家的女婿。胡惠春的高尚品德影响深远,其女婿范季融得到其真传,也成为了一位文物收藏爱好者。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和范季融


1979年,胡惠春委托范季融来到上海清点胡家老宅的文物。原来这些文物大多数是瓷器,在60年代时差点被当成四旧砸碎。当时为保护这批文物,上海文管会将其秘密托管。胡惠春得知老宅的文物古董还在时,决定将这批元明清瓷器全部捐给上海博物馆。1988年,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新馆,胡惠春将珍藏的数百件瓷器全部捐给了上海博物馆。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嘉靖 五彩鱼藻纹盖罐 六字楷书款 高 46 cm 

成交价:2.13亿港币


1985年6月,胡惠春的部分藏品在纽约苏富比举办专场拍卖,轰动一时。该场拍卖共计79件明清瓷器,其中1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原藏1对,这次拍卖只拿出1件)以110万美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瓷器拍卖最高纪录。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胡惠春旧藏清乾隆 仿汝釉花觚一对,


此后,胡惠春旧藏多次在拍场斩获高价。例如清乾隆仿汝釉花觚一对,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506万港元被香港藏家购入。清乾隆仿汝釉桃式洗,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被亚洲古董商以458万港元买下。


“暂得楼”拍卖成交的藏品记录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雍正

孔雀藍釉蒜頭瓶 四字篆書刻款

高 26.5 cm.

估價:港元 6,500,000 - 7,500,000

落槌价:1050万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

仿汝釉觚 六字篆書款

高 20.6 cm.

估價:港元 2,400,000 - 3,200,000

落槌价:280万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

仿官釉長頸瓶 六字篆書款

高 22.2 cm.

估價:港元 2,000,000 - 3,000,000

落槌价:650万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

仿官釉出戟觚 六字篆書款

高 20.1 cm.

估價:港元 2,000,000 - 3,000,000

落槌价:320万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

仿官釉長頸瓶 六字篆書款

高 20 cm.

估價:港元 1,600,000 - 2,400,000

落槌价:400万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

仿官釉八方貫耳瓶一對 六字篆書款

高 14.3 cm.

估價:港元 1,000,000 - 1,500,000

落槌价:130万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雍正

白釉暗花夔龍紋三登壺 雙圈六字楷書款

高 12.3 cm.

估價:港元 800,000 - 1,200,000

落槌价:170万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雍正

白釉雙耳長方瓶

寬 11 cm.

估價:港元 320,000 - 480,000

落槌价:120万


退居收藏一线,悟得收藏真经


胡惠春晚年时身体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对艺术收藏是有心而无力。他曾给女儿女婿留下纸条,上面写着《道德经》中的一句“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亡”。女婿范季融对此的理解是,“这位非常感性、敏锐及热忱的收藏者,以情感的手法为他自身作一个引退。”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晚年的胡惠春与孙女在一起


下面这些都是他捐献给上海博物馆的,件件都是精品: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康熙五彩花蝶纹杯一对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道光粉彩日日有喜碗一对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康熙三彩鹦鹉一对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嘉庆青花红彩御制诗水盂一对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光绪蓝釉描金皮球花赏瓶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嘉靖青花黄彩龙纹盘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嘉靖青花龙纹缸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嘉靖景德镇窑绿釉开光青花双鹤图盘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水漫金山图杯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道光景德镇窑粉彩莲花纹盖碗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道光景德镇窑斗彩缠枝莲纹碗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琴棋书画图罐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石湾窑叶式洗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黄彩龙纹盘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牡丹纹碗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雍正景德镇窑斗彩福寿图盘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咸丰景德镇窑茶叶末釉双耳炉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纹章瓷盘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双耳尊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镂空旋转瓶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鸡缸杯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百鹿图尊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大吉”葫芦形壁饰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元钧窑月白釉紫斑双系罐


开银行,救国宝,捐瓷器,这位藏家的人生开了挂


青釉鸡首壶


责任编辑:子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官窑   瓷器   雍正   景德镇   乾隆   银行   青花   藏品   香港   港元   女婿   美文   上海   文物   博物馆   收藏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