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一瞥间

白马驮经、洛阳纸贵。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经典的掌故,就诞生在洛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己丑年八月,我是怀着朝圣的心态跑到龙门去的,要知道从小我就在教科书里,向往过龙门石窟的雄姿伟岸,何况这里还是香山居士白乐天驾鹤归山之所!

龙门一瞥间

龙门石窟

那天清晨在当地一位导游的指引下,我们边走边听讲解。首先对龙门的出处有了一个认知,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据说隋朝的时候,隋炀帝杨广一次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我们第一站自然是游览石窟了,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于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

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可称微雕。

龙门石窟同时还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石窟群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奉先寺是龙门石窟群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

龙门一瞥间

奉先寺

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大伙在奉先寺停留了很久,纷纷驻足留影,同伴小李对这组雕刻群的评判就一句话,信仰的力量令人震撼!

随后我们又相继游览了香山寺、白园等景点,香山寺里有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的石楼、九老堂、乾隆御碑亭、蒋宋别墅等新旧遗迹。

龙门一瞥间

白园

白园位于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

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这里有白居易墓、卧石碑、乌头门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龙门一瞥间

白居易墓

在诗人的圆形墓冢前,我合什为礼向这位先贤致敬,想斯人虽逝可佳篇犹在,足慰清名!有一对年轻的母子也在这里驻足留念,母亲还不忘适时教育孩子,边游览碑刻边背诵这位大诗人的经典之作。

龙门虽是匆匆一瞥,却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记。这里真不愧是一处物华天宝人文锦绣的圣地啊,怪不得大诗人白居易要溢美为:“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石楼   宾阳   先贤   安祥   龙门   香山   碑刻   隋朝   洛阳   景点   石窟   佛像   题记   琵琶   美文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