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农逝世留下证书,子女拿它去政府咨询,领导惊道:这是真的


2011年3月,四川省三台县的县医院,一位90多岁的老人因病逝世了。子女们遵循老人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接回老家以后,开始准备给老人准备后事。

老人去世了,那么就肯定要给老人整理遗物。怀着悲痛的心情,子女们开始收拾老人的房间。谁都没想到,在老人平时装衣服的箱子里面,除了翻出来一些旧衣服以外,子女还发现了一个盒子,上面的小锁头已经是锈迹斑斑了。

这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老人的儿子轻轻拉了一下锁头,哪知道一下子就打开了。随后,大家在盒子里面发现了一张折的整整齐齐的纸张,因为岁月的缘故,纸张已经发黄变脆,稍微一用力就撕开了一道口子。

子女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把纸张铺展了开来,他们发现这是一张立功证书,上面还盖着大印,能够辨认“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个大字,只是竖着一栏的小字已经显得很模糊了,不知道上面写着什么。

在场的众人无不感到无比的震撼,这张证书是从老人的遗物之中找到的,莫非老人还有什么特殊的身份?

老人的子女们经过商议,觉得很有必要搞清楚这件事情。于是,当天下午,老人的儿子就拿着这张证书,前往了当地政府找工作人员咨询,希望能够了解到证书上面所记载的事情。

四川老农逝世留下证书,子女拿它去政府咨询,领导惊道:这是真的

李光禄老人的立功证书

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看到这张证书以后,他感到十分的吃惊,因为无论从盖的大印,还是从证书的制式来看,这张证书都是真的。于是他立即将此事汇报给了自己的上级领导。

不久之后,一位政府领导找到了老人的儿子,了解情况以后,他留下了这张证书,并且详细询问了老人的出生日期、籍贯、以及老人生前的一些事情。

因为政府领导清楚地知道,如果这张证书确认无误,那么这位叫“李光禄”的老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共和国的功臣。总之,这件事是一件值得十分重视的事情。

回到办公室以后,政府领导马上就拨通了县人武部的电话,提出希望他们能帮忙查询“李光禄”的个人档案,并且将证书拍照发了邮件过去。

第二天早上刚上班,人武部那边就回电了,告诉政府领导这张证书确实是颁发给李光禄老人的。

当天下午,政府领导亲自和民政局、人武部的工作人员,共同赶到李光禄老人的家中,并且前往了老人的灵堂,敬献了挽联和花圈。

与此同时,政府领导对老人的子女们说:“你们送过去的证书,经过核实确实是李光禄同志的,关于他的后事,还是由你们来操持,但是一定要办的妥当,期间所有的花费全部由政府承担。”

当时,参加老人葬礼的村民们全部都惊呆了。毕竟农村里面老人去世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李光禄去世,政府为什么会派人过来?而且还给出了这样好的优抚待遇?

其实几十年来,李光禄在村民们的眼中,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和大家并没有什么区别啊。

然而,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李光禄老人还有着另一个特殊的身份,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关于这一切的一切,我们还得从头开始说起……

弃暗投明

时间回到1921年,四川省三台县的一户贫农家庭,迎来了一位呱呱落地的男婴,他就是李光禄。

因为贫困,在李光禄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帮父母捡拾柴火、打猪草,稍大一点以后,他就给地主家里放牛、干杂活,以此来稍微减轻一点家庭的负担。

四川老农逝世留下证书,子女拿它去政府咨询,领导惊道:这是真的

旧社会的贫苦农民

但是,因为李光禄是童工,地主只愿意支付他很少的一点工钱。所以,即便这个小小的身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家里依然常常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困境。

年少时被地主剥削、长大后又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土地革命运动的李光禄,和父母一起艰难地在乱世之中生存着。

李光禄本来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只能当一个普通的农民了,他觉得其实这样也挺好的。但是好景不长,1949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在四川到处抓壮丁,李光禄也不幸被抓,成为了国民党补给部队的一名士兵。

然而,加入国民党军队以后,李光禄常常遭到老兵的欺负,而且军队干部等级森严,一有不顺就拿士兵们出气,他也没少挨打。所以,他对国民党军队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归属感。

1950年初,鄂川战役打响了,这是李光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踏入战场。因为之前的两个多月,他一直在国民党补给部队接受训练。

在这场战役之中,李光禄并没有和解放军战士们进行交火,他假装和几名战友拖延断后,实际上趁着大部队转移之时,他和这几名战友一起发起了起义,直接投入到了解放军的怀抱。

李光禄从一名国民党士兵,成为了一名解放军第50军的战士。在队伍里面,他发现了解放军部队和国民党军队最本质的区别。

解放军的首长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没有任何领导的架子。而且战士们十分关心他,问他在国民党那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被人欺负打骂,丝毫没有因为他以前是国民党士兵而瞧不起他。

正因如此,李光禄十分的感动,他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和大家一起,为新中国的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

在后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之中,李光禄只要一想到自己年少被地主剥削,长大后被国民党欺辱。在战斗中,他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为大部队的顺利推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继续启程

1950年8月,李光禄跟随大部队回到了驻地休整。但是没过多久,组织上就下达了命令,要求第50军改编为志愿军第50军,急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运动。

军队领导鉴于李光禄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于是开始让他担任149师446团2营5连副班长。

由于志愿军50军是收到急令赴朝的,所以大部队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急行军。当时一方面因为朝鲜的公路和桥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方面部队也只有少量的汽车,所以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要背负100多斤的装备物资,负重前行。

大部队经历了整整半个多月的急行军,终于在指定时间赶到了指定地点,开始和武器装备先进的“联合国军”作战。

1950年11月,志愿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被迫撤到了“三八线”以南。随后,志愿军再次发起了第三次战役,重挫敌军,大部队一直向南推进。

当时和志愿军对战的联合国军自觉大势已去,于是在慌乱之中将英国皇家坦克营调来迎击我军。

然而,就在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美军却丢下了盟军,自顾自地逃离了战场。英国人在发现这个情况以后,想到将独自面对气势如虹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感到了害怕,调头就往北撤退,打算逃离战场。

此时,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元帅意识到,如果此时发起阻击,那么可以直接斩断英军的退路,也能钳制住北边的美军。于是他下达了命令,要第50军149师赶赴高阳地区发动阻击战。

当天晚上,李光禄所在的第446团2营奉命前往仙游里设伏。要知道,两条腿是很难跑得过坦克的,所以志愿军战士们只能马不停蹄,专挑小路险路行军,最终在第二天的清晨,在指定地点布置了伏击圈,就等敌人后面往里钻了。

四川老农逝世留下证书,子女拿它去政府咨询,领导惊道:这是真的

高阳阻击战老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2营这一次要阻击的敌人可不简单,他们是英国皇军第29旅。是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的主力部队,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坦克和各种重武器。

时间过得很快,半个小时以后,道路上传来了坦克引擎的轰鸣声。随着敌人越来越近,李光禄等人发现,这支敌军的车队规模很大,八辆坦克在前开道,后面跟着二十多辆汽车,还有剩下的五辆坦克。

按照之前的部署,李光禄负责带领爆破组的十来名战士拦停敌人的开路坦克。随着敌人进入了伏击圈,李光禄和其他人一起拉响了地雷的引线,敌人的坦克被炸毁好几辆。

此时,后面的敌人开始乱成一团,他们不停地朝四周胡乱放炮,对埋伏在四周的志愿军战士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看着战友一个一个地倒在自己的面前,李光禄的内心无比的痛苦和愤怒,但是地雷已经爆炸了,战士们又没有远程的反坦克武器,在面对四处开炮的敌军坦克,只能用机枪、冲锋枪不停地对坦克进行扫射。

敌人骚乱了一会之后也冷静了下来,毕竟炮弹也不能这样浪费啊。但是敌人却开来了三辆喷火坦克,开始对地面进行喷火扫射。

这个喷火坦克有多狠?在史料里面有详细的记载:喷火坦克就是前面装有火焰喷射器的装甲车,它们可以不断地喷射出一道扇形火焰,同时附带有铁砂攻击,射程可以达到上百米。

眼看着敌人撤退得越来越远,再不采取行动就来不及了,一名爆破手从斜坡上冲了过去,将一个炸药包奋力地扔到了喷火坦克的车头前面。然而,因为炸药包的导火索太长,最后只在坦克的后面爆炸了,而这名爆破手也在烈火中壮烈牺牲了。

联合国军的喷火坦克

李光禄看的是目眦欲裂,他把手中的机枪丢给了旁边的战士,顺手就抄起了两个炸药包,将它们的引线掐断到3公分的长度,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在3秒钟之内完成爆破任务。

随后,李光禄快速地朝坦克跑了过去,把炸药包往坦克的肚皮底下一丢,随着“轰”的一声,一辆喷火坦克被炸翻在地。

但是因为距离爆炸中心太近,李光禄被爆炸的余波冲飞了起来,落在了十几米之外的草丛里面。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光禄也避开了敌人机枪的扫射。

李光禄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嘴里吐出来一大口带血的沙土。他发现敌人剩下的喷火坦克依然在战场上肆虐,咬咬牙从地上爬了起来,把两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捆在了一起,再次成功炸毁了一辆坦克。

此时,战场上还有一辆喷火坦克依然在疯狂地喷火,李光禄的手上已经没有了炸药包,他解开腰上挂着的两枚手榴弹,打算拼命搏一搏。

李光禄借着硝烟,慢慢地从草丛里面绕到了公路另一边的一处斜坡上隐蔽了下来。因为只剩下了最后一辆喷火坦克,所以敌人对它保护得十分严密,机枪、冲锋枪、步枪不停地扫射四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扇形火力点。

就在喷火坦克经过斜坡的时候,敌人并没有意识到斜坡上面竟然会有人。李光禄抓住机会,从山石上面纵身一跃,直接跳到了坦克的顶上。他左手抓着手榴弹,右手掀开了坦克顶上的天顶盖,一下子把手榴弹投进了坦克内部。

四川老农逝世留下证书,子女拿它去政府咨询,领导惊道:这是真的

被炸废了的敌军坦克

就在这时,一阵“哒哒哒……”的机枪声响起,一梭子子弹从李光禄的头顶飞过。他根本就顾不上看上一眼,直接从车顶骨碌一滚,打算先跳下去再说。

此时,扔进坦克内部的手榴弹爆炸了,整个坦克变成了一个火球,李光禄的衣服直接被点燃了,在强烈的求生欲望之下,他借势滚向了一处雪地,整整滚了二三十米才扑灭了身上的大火。

喷火坦克被消灭以后,战士们发起了冲锋,爆破组顺利解决掉了剩下的坦克。昏迷在地的李光禄也被战友找到了,因此而逃过一劫。

据相关史料记载,高阳阻击战是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消灭敌军坦克部队的局部规模战斗。

战后,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人,联名将此战上报中央军委,全军通报表彰了第446团2营的战士们。

与此同时,志愿军总部和中央军委领导经过研究后决定:为一人炸掉三辆“喷火坦克”的李光禄记特等功一次,颁发“特等人民功臣”荣誉证书,授予“特等人民功臣”称号。

隐姓埋名

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李光禄跟随着大部队班师回国。

1955年,李光禄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提出复员回乡。当时组织上考虑到他是功臣,打算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然而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李光禄的拒绝。

后来,李光禄考虑到妻子是甘肃陇西人,于是提出希望到甘肃工作,组织上同意了他这个要求,将他安排到了陇西小镇的一个军需站工作。

从此以后,李光禄将自己的立功证书锁进了柜子里面,再也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过自己当年的经历,也没有透露过自己是特等功臣的身份。甚至于连他的妻子、子女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四川老农逝世留下证书,子女拿它去政府咨询,领导惊道:这是真的

老人的部分军功章

李光禄在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但是军需站的工资并不高,一大家子人的日子过得十分的清贫。甚至在“拼经济”的那段时期,李光禄家里没有余粮,妻子只能带着孩子们漫山遍野地挖野菜充饥。然而,即便生活如此的困难,李光禄也没有开口向组织上提出任何一个要求。

在军需站的工作,李光禄做了几十年,直到退休之后,他才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省丰台县,用仅有的一点存钱盖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土瓦房子,和老伴一起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

昔日战袍染血的战斗英雄,刀枪入库,从此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隐姓埋名六十年,绝口不提功与名。村子里的村民,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李光禄的身份,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直到老人去世以后,他的子女们在他的遗物里面,发现了那张“特等人民功臣”的证书,李光禄老人的特等功臣身份才被世人所知晓。

后来,人民日报更是发表了一篇题为《志愿军五十军与英军精锐“狭路相逢”之后》的文章,讲述了关于李光禄老人的相关英雄事迹。

四川老农逝世留下证书,子女拿它去政府咨询,领导惊道:这是真的

特等人民功臣李光禄

在中国古代,曾经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来描述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我们回顾李光禄老人的一生,他和诗中的侠客有什么区别没有?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仗义出手,在国家和平时期,他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即便是临终之际,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

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光禄正是这样的一位真英雄!

谨以此文,向李光禄老人,以及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革命前辈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老农   子女   证书   领导   政府   炸药包   志愿军   手榴弹   机枪   敌军   功臣   国民党   美文   坦克   部队   敌人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