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河南省巩义市小关镇的一位七十岁老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已有多年。

他制作的粉条从春天培育红薯苗开始,过了惊蛰,就用自己培育的红薯苗栽种红薯。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经过春夏秋三季的生长,隆冬时节,用收获的红薯来制作粉条。


新鲜的红薯刨出来之后,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制作成粉条,然而现在能用传统老工艺制作成粉条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岁数的人才会做。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从挑选红薯开始,两三次清洗筛选,去除根须,洗净后的红薯及时粉碎,打磨成粉浆。


过滤沉淀之后再用细纱过滤一次再次沉淀。反复过滤两到三次,排出浮水,沉淀在底层的便是淀粉。


挖出淀粉,在背风向阳通风的地方晾晒,晒干以后的淀粉就是制作粉条的原料。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小到挂粉条的杆,大到晾晒淀粉的通风网床,还有二三十个晾晒粉条搭的高架子,几十根圆木长杆,所有的工具就地取材,节约环保,这位老人独自辛劳数月,终于在红薯收获的时节完工。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红薯粉条的制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为是传统手工艺,需要能上冻的天气才能制做。经过这黑夜白天的一冻一解,粉条之间便不会粘连,所以说上冻天也是做粉条必备的条件。



老的传统工艺做出来的粉条要比现代化的规模加工琐碎复杂的多。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经过清洗,粉碎,过滤,暴晒之后的红薯粉,用开水打浆糊,然后兑生粉和面,这个关键环节一般只有做过粉条的老师傅能把握。


巩义小关镇武家岭的这位七十多的老爷爷便是掌勺人。生糊熟粉的比例把握不好,就做不成有韧性而不断的粉条。


做粉条需要开水,在开水锅的上方有一个漏瓢,瓢里装着和好的红薯粉芡糊,随着有节奏的捶打晃动,糊顺着漏勺的孔慢慢往下漏成长条下进锅里,粉条的粗细取决于漏勺孔的大小,也受漏瓢高度的影响,越高下出来的粉条就越细。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经过上冻之后的粉条根根垂直,松散不粘连,这种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真正的绿色粉条具备红薯的多数养身功能。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这种纯天然的纯红薯粉条,完全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百分之百的红薯原料,用深层地下泉水制作,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是难得一见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


这种粉条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是利用红薯为原料,靠红薯内的淀粉来制作的一种食材。,营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做纯红薯粉条,如果是白红薯,每100斤生产出8斤左右的纯红薯粉条,如果是红壤红薯,产粉条在7斤左右, 成本较高。纯正的红薯粉条,类似于茶色并且半透明,久煮不烂。


也就是说100斤红薯,最终能得10来斤干粉,做成粉条加上损耗也就能有八九斤粉条,加上人工成本一般在十五元左右为较合理的价格,市场上两三块钱的粉条可想而知是什么做的了。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在寒冷的冬日,不管是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还是来上一餐浇上粉条臊子的手工面,或是火锅或是炖鱼,甚至是一餐普通的大锅烩菜,大碗烩面,粉条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在这个冬日,就让有温度的产品来温暖你的整个冬天!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七十岁老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纯红薯粉条,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谢谢您的欣赏


喜欢就点赞支持淘气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粉条   生粉   红薯   粉芡   碳水化合物   巩义市   红壤   老人   漏勺   淀粉   美文   时节   冬日   温情   开水   寒冷   多年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