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拿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去打扰别人的生活,甚至企图改变别人。

“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哪吒出生得陈塘关是一个靠水地小村落,也是在这里,让刚出生地哪吒知道:有些偏见,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你根本无法打破。

怀胎三年、刚出生是个肉球......哪吒刚出生地那一刻,他就是陈塘关百姓们眼中的“妖怪”,要求立即将他处死。李靖再三保证会将他囚禁在家时,他们才肯饶一条性命。

自那之后,哪吒就成为了“洪水猛兽”,只要一出现,村民们就下意识地逃跑。当着他的面告诫自己的孩子:“他是妖怪,你千万不要跟他一起玩!”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可其实,那时的哪吒,根本没有做出过伤害过他们的事。

和他一样被“妖魔化”的还有敖丙。

他是龙王后代,但出了大海就要用面罩遮面,因为他的头上有犄角。

纵使后来敖丙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救了陈塘关的人,可当面罩摘下露出犄角的那一刻,敖丙也瞬间从“英雄”变成了“妖怪”。

陈塘关的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善恶”,也不在意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单单就因为你和我们长得不一样,所以你就是妖怪,就要遭到指责、抵触。

而在现实中,哪吒、敖丙何尝又不是很多人的写照呢?

你30岁还不结婚,结婚了还不生子?

你都结婚生子了,还化妆打扮?

你都有老婆孩子了,还辞职追求理想?

你抽烟喝酒文身,那你一定是坏人!

......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就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

没有人在乎你喜欢什么,没有人愿意了解你的思维、理想,没有人在意你开不开心。

在他们心中,只要你和大家活得不一样,只要你没有按照大众既定的规则走完这一生,那你就一定是不幸的,就一定是“妖怪”。

电影里,哪吒自始至终都还坚持做自己,可现实却更扎心。

因为做个“异类”太难了。

他们围观你、嘲笑你、责骂你、控制你、强迫你......指指点点,磨掉你的特别,逼着你一定要活得和他们一个样。

你历经百般内心斗争逼着自己合群,可也没得到想要的那些愉悦感,而那时,好像把自己也给弄丢了。

“变坏”不过是抗议孤独的一种方式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这是魔童哪吒被关在结界中独自在房间中哼唱的童谣。

魔童哪吒很“坏”,但在这嚣张跋扈背后,其实暗藏着难以言说的孤独。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小小的年纪,父母为了保护陈塘关斩妖除魔,根本没时间陪他,母亲抽空陪他踢一会毽子,他表面上看起来不情不愿,心里却乐开了花。

在他第一次偷偷跑出家玩耍时,一个小女孩主动来邀请他一起踢毽子,他非常开心,可就在那时,孩子的家长冲过来,抱回了小女孩,大喊着“魔童来了,大家快逃!”

家人将他关在结界里,村上的人见他远远地躲走......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妖怪,那他就做个妖怪给你看。

他捉弄村民,强逼着和他们“玩游戏”......

他故意变得很坏,这样至少,大家都还能关注到他,他至少还不孤独。

而在现实中,故意变“坏”的哪吒,何尝又不是很多孤独孩子的真实写照。

还记得《变形计》里的杨桐吗?

十五六岁,打架,喝酒,打游戏,自杀,累极了睡在网吧里也不回家。和父母见面除了吵架就是要钱,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逆青年”,不停的在挑战父母的权威。

可在这背后,其实藏着的是整夜整夜难熬的孤独。

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在外游荡了三天的他回家,指着黑漆漆的别墅对摄影师说:“你看我家像不像一个鬼屋。”

随后,他一个人在家门外呆了许久。进屋后,打开了所有房间的灯,可好像也并没有因此而温暖一点。

原来他的父母忙于做生意,长时间不回家。

三百多平的大别墅人人羡慕,可有“家”却没“家人”,别人都有家人撑腰,可他只有一个人。

那时才知道,他故意变得“叛逆”,其实就是渴望父母能多给他一些关注罢了。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其实有的时候,“变坏”就是一种抗议孤独的方式。

太多的家长在突然间发现自己孩子坏的让自己不认识之时,往往是惊讶的,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变了。

可其实不是他们变坏得太快,而是你缺席的时间太长了。

你不是不合群,而是合错了群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在陈塘关,哪吒的归宿就是被关在李府直到死亡,被村民定义为妖怪,避之而不及。

就连哪吒自己都觉得,出生开始拥有神力的自己,是个怪胎。

可在遇到了敖丙之后,哪吒内心里充满着欣喜。

他打得过自己,他可以和自己势均力敌的踢毽子,他可以和自己一起斩妖除魔......

原来自己这个“妖怪”一点也不奇怪,也有和自己一样拥有着神力和理想的人。

在得知父亲要为自己举办生日宴时,哪吒自己主动邀请的只有敖丙一个人。

因为他是哪吒心中,唯一的朋友。

即使到了最后,两人成为了两个阵营里的敌人,相互之间,也终没舍得下毒手。最终更是互相帮助,共同抵抗住了天雷。

这是属于两个“异类”的心心相惜。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而在这背后不免让人感慨:人一辈子,能遇到一个懂你挺你的朋友,融进一个“势均力敌”的圈子,是个多么幸福的事啊!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就像在陈塘关普通百姓间的哪吒永远都是异类,可到了天庭的哪吒,就是最勇猛的战将。

中国人的群居生活有一个现象,就是抱团。

其实被孤立,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你和孤立你的那些人不是一个世界的。

我们要肯定这个世界上多元化的存在,接受还有有着另一种思想的人的存在。但是你活着不是为了满足周围所有的希望,活成他们想让你成为的样子。

你有属于你的更广阔的天空在等着你。也会有跟你志同道合的圈子在等着接纳你。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和你“相像”的人,你千万不要放弃寻找。

人要为自己而活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哪吒虽然被定义为“妖怪”,可他在自己的那个小世界中,在父母师傅的包容下,活得放肆且自我。

但敖丙却“听话”得让人心疼。

出生的那一刻,他就背负着整个龙族的重担。灵珠给了他,整个龙族都把身上最坚硬的那块鳞片剥离下来,为他做了最坚硬的战甲。

他必须按照父亲和师傅的期望,从出生开始,就拼命地训练,背弃自己的朋友,毁掉所有知道真相的人,只为了能成为救世主,成功成仙,带领整个龙族翻身。

他一直活在压抑和痛苦中,可他却不敢放肆。

而这像极了被生活控制、压迫的我们。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在细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父母觉得你冷你就是冷,哪怕你不冷也得冷;

父母觉得吃什么好,即使你不喜欢吃也得吃;

父母觉得哪个大学好,你就要报考哪所大学;

父母觉得哪个专业好,你就得选择哪个专业;

父母觉得考公务员好,你就要考公务员;

父母觉得哪个人适合跟你结婚,你就跟哪个人结婚……

有些家长,永远独裁专政,不肯放手,最擅长的就是用爱的名义,绑架着孩子必须按照自己说的做。

你不能反抗,否则他们就会声泪俱下地哭喊着: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活着都是为了你。

他们永远在等着孩子对他们说谢谢,却不知道其实自己的爱与期待对于孩子是一种折磨。

而等到逃脱了父母的控制,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你更加的身不由己。

房贷、生活费、教育、医疗、孩子......所有所有,都在控制着你。

你不能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你甚至累了都不能停下来。

哪吒的那句:“你是谁,只有你自己知道”,成功唤醒了敖丙。

可现实生活中,听过的道理很多,逃出控制却太难。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我们为了父母而活、为了子女而活,却好像从没为自己而活过。

逆天改命,人定胜天

《哪吒》这部电影,看起来就是一部苦难人生纪录片,可却也处处透露着“不信命”的执念。

按照命数,哪吒刚出生可能就被处死,即使活着,也会在三岁那天遭到天雷劈死。按照命数,哪吒就是一个祸国祸民的“妖怪”。

可父亲告诉他“你是灵珠转世,你要好好修炼,以后为民造福。”

于是哪吒开始潜心修炼,并且最终成功救下了整个陈塘关的百姓,真正意义上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而敖丙,也终在最后,看清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不在背负着强压在自己身上的“任务”,冲进乌云中,陪着哪吒一起扛起了天雷。

你看,命运总是会待我们不公,可其实人生最终的走向往往都是一念之差,有些尊重,是靠自己赢来的。

在别人觉得科研没用时,任正非投入了大笔收入研究自己的芯片、系统。现在华为没做的那么的好,但至少,还能有个备选方案。

曾经美国不卖技术,前苏联撤回了技术专家,中国科学家要自己研究两弹,无数中国科学家为此呕心沥血,用算盘打数据,最终逼出了“两弹一星”。

曾经外国造价太贵、空间站封锁,中国决定自己造,也被看做痴人说梦,可最后逼出了中国自己的“北斗七星定位系统”,自己的空间站。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让世界惊讶的著名的港珠澳大桥,国外开价太高,专利封锁,他们觉得中国人肯定造不出,结果逼得我们自己搞技术,自己造!而最后也成功了!

很多时候:

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没被逼到绝路。

不是你不行,而是你连想都不敢想。

“不知天高地厚”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激发你的斗志,逼着你拼尽全力去努力的催化剂。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漫长的,充满着蛇虫蝼蚁的冒险。

千万别小看自己的韧性、拼尽和能力。

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电影《哪吒》暗藏无数伤痛,有一种爱叫:“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哪吒之魔童降世》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说了一个不认命、不信命的故事。

短短的三年,好像走完了人的一生。

那个叛逆的少年,从出生开始,一路失望,一路反抗,一路成长,成魔也成“仙”。

从灵珠而来,而最终又回到最初。

后来才知道,动画片里描绘的是哪吒的人生,也是我们的人生

在一种环境下,总有一种人 在别人眼里格格不入。或对其冷漠 或厌恶 或者心生怜悯,帮其改变。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愿你历经千帆,还能如少年般纯粹。

愿你背负重压,却也能永远不妥协,不信命。

愿你不畏艰险,不服输不放弃,即使满身是伤,也永远别丢了“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哪吒   两弹   命数   犄角   势均力敌   惊讶   异类   妖怪   美文   叛逆   伤痛   家长   孤独   父母   孩子   人生   电影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