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网络代购”骗钱没商量(反诈骗系列9)


故事:“网络代购”骗钱没商量(反诈骗系列9)


“网络贷购”是消费者在网上挑好了某款商品后,由代购商帮消费者从境外买回来。人们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经常会看到很多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并产生了购物兴趣。由于时间和距离的原因,消费者不能把喜欢的商品买回来。于是就有许多消费者请人代购外国商品寄给自己。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络代购,于是便产生了购物类网站这种行业。

“网络代购”起源于个人代购,最初当某人去国外或港澳台等地时,会利用出境的机会帮朋友或者亲戚代购一些境外产品,发展到后来便产生了专职的代购公司。委托专业的代购公司购买境外商品,不仅可以节省钞票,还能使用真正的进口货,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愉悦感。

网络代购商品,价格便宜,从而使海外代购业务一度非常火热。境外代购分为专业国际代购网站和个人代购网店两种。前者通常是与国外网上购物网站联系组成一个大的网络;后者大多是与境外供货商或者合作的朋友联系,将买到的商品寄回国内。

“亲,真正的海外代购,假一赔十,价格最低!”王海涛在微信上收到一个叫“良心代购”的人发来的一条加好友的信息,王海涛随即将他加为好友,并接到了上面的这条信息。

王海涛给“良心代购”发了一条信息:“高配置的专业电脑可以代购吗?”

王海涛是山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因为毕业后要从事专业计算机工作,他想更换一台高配置的专业电脑。因为高配置的专业电脑价格很高,王海涛想在网上找代购,从国外购买电脑。正巧“良心代购”发来信息,王海涛查了一下他的资料后,感到可以信任,便与他加了好友,并发出信息。

“良心代购”立刻回复,“没有问题啦 ,我做的是良心生意,你买的是可靠产品。对于电脑产品我非常熟悉,可以给你提供很好的服务。”

王海涛非常小心,问道:“我如何相信你呢?”

故事:“网络代购”骗钱没商量(反诈骗系列9)


“良心代购”说:“你不是第一个提出这样问题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提出此问题的人。我说得再多也没有用,我拉你进一个‘电脑之友’的微信群,你在这里与大家交朋友、聊天,相互熟悉之后,咱们再谈业务。”

王海涛很快就被拉进了一个“电脑之友”的微信群,这个群有几十个人,大家对电脑知识都很精通。“良心代购”是这个微信群的群主。经过两天的交流,“良心代购”告诉王海涛自己的真名叫王长江,年龄与王海涛一样大。通过对电脑知识的交流,王海涛觉得“良心代购”很靠谱,通过群里成员的聊天及群主的专业水平显示,王海涛对王长江深信不疑。双方就购买电脑一事进行了商谈,并对电脑配置和价格及发货收货等事项进行具体的洽谈。双方约定:代购的电脑进货价格12000元,税费6000元,一个月到货。为了安全,双方签订了一个网络代购协议,约定了有关事项。

协议签订后,王海涛非常高兴,根据经验判断,这台电脑值35000元,网络贷购,几乎便宜了一半。当天下午,王海涛给“良心代购”王长江汇款18000元,然后便安心去准备毕业论文了。

过了十几天,王长江发来信息:“电脑在海关卡住了,因为配置太高,需要增加‘海关税’3000元。”王海涛没有犹豫,立刻给王长江汇款3000元。过了两天,王长江又发来信息:“电脑已经出关了,但快递公司不保价不给运输,保价费2500元。”

王海涛心想:保价就保价吧,这么好的电脑,值得保价。几次汇款,王海涛一共给王长江汇款23500元。王长江收到钱之后,发来信息:货已经发出,大约3-5天到货。

一周过去了,王海涛没有收到快递公司的电话。他便与“良心代购”联系,王长江没有任何回复。王海涛查询了一下“良心代购”的微信资料和信息,他发现“良心代购”一个星期没有在朋友圈里发布信息了。王海涛按照王长江留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电话里提示:“你打的电话是空号。”

王海涛进到“电脑之友”朋友圈里,把王长江失联的信息发布出去,并怀疑王长江是骗子。群里立刻都不聊天了,有人把“电脑之友群”解散了。

王海涛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根据王海涛几次汇款的信息和对方的微信收款二维码分别绑定的几个银行卡信息,对资金去向进行侦查,终于找到了“良心代购”的真正注册人张东。

警察发现,张东沉迷于赌博,家里的钱几乎都被输光了。他与伍成、涂银二人结合成一个诈骗团伙,专门发布代购信息诈骗钱财。

就在这时,办案警察接到上级指示:不要惊动嫌疑人,继续监视。原来,公安机关发现张东和两个同伙还有其他诈骗活动。

女大学生李银铃在网络上认识了“良心代购”后,选择了一块国外产的名表。李银铃看到“良心代购”提供的手表图片,决定购买一款售价7.5万元的劳力士女表。李银铃按照代购的交易习惯,先交5000元定金,又将余款汇到“良心代购”指定的账户。”

李银铃汇款后,“良心代购”给李银铃传去一张伪造的发货单后,便失去了踪影。李银铃一报案,警方发现“良心代购”的注册人是张东,他涉嫌诈骗犯罪。

故事:“网络代购”骗钱没商量(反诈骗系列9)


南京一个20岁的女孩于淼一直想做网络代购生意,在网上认识了“良心代购”,双方经过一番洽谈便签订协议合作从事网络贷购业务,于淼从自己的支付宝先后5次转账到张东的支付宝5000元作为合作资金。汇款之后,于淼几次联系张东,张东都没有回复。于淼查询支付宝资金情况,发现张东已经把钱全部转走了。虽然“良心代购”的微信号还显示正常,但张东对于淼的任何信息都不回复。没有办法,于淼便向公安机关报案了。公安机关经侦查后,发现张东是犯罪嫌疑人。

大学毕业生李倩3年前就和张东的“良心代购”建立了好友关系,但双方没有买卖东西。今年夏天,韩国化妆品销路很宽,正规渠道很难购到正版商品。李倩想起“良心代购”,便请他代购了两款韩国某品牌的化妆品。“良心代购”很讲信用,收款后及时发货。让李倩感到“良心代购”发货快,商品质量也好,可信度高。

于是,李倩便建立了自己为群主的微信群,帮助朋友们代购韩国化妆品。“良心代购”让李倩在群里搞各种充值、秒杀等优惠活动,很快就让李倩的微信群达到200多人。李倩把收到的代购款留下自己的提成部分,给张东转款180万元。张东收到这些货款之后,立刻玩起了失踪。李倩找不到张东,也无法还钱,许多网友便举报李倩涉嫌诈骗。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发现李倩也是受害者,真正诈骗嫌疑人是张东。

当这些案件线索都集中在张东、伍成、涂银身上以后,公安机关便将三个人都抓捕了。令公安机关没有想到的是,三个嫌疑犯抓到以后,竟然只找到12万元钱,他们诈骗的200多万元全部赌博输光或挥霍了。

破案后,警察告诉人们: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代购正成为年轻一族热衷的购物方式。买家只需入群或与代购方私下联系即可完成网上交易,交易全靠双方的诚信、信任,这其中的风险是很大的。从而为一些不法分子实施犯罪埋下了隐患。

“网络代购”是一种新型犯罪,在现代媒体社会中,社交软件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很多网络平台智能化程度较高,年轻群体使用平台比较多,导致犯罪分子利用平台实施犯罪的情况多发。

  由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准入门槛较低,犯罪分子只要通过手机或电脑下载社交软件即可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甚至可以同时诈骗多个被害人。当前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使人们的社交圈较小,“陌生人”社交很快得到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也为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犯罪分子可以隐蔽地利用安全漏洞,在社交网络中通过形象包装、信息误导等获得社交对象的信任,从而在平台上搭建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类信息并实施诈骗。


故事:“网络代购”骗钱没商量(反诈骗系列9)

公安机关提醒人们:选择网络代购商品时一定要谨慎,尽量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进行交易。选择社交平台代购时,要注意对商品谨慎甄别,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通常都可能存在欺诈陷阱,切忌为图一时的便宜而上当受骗。寻找代购时,要选择具有经营资质的经营者,并留存购买商品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邮递信息以及商品售出方的社交账号资料等与交易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果不幸落入诈骗陷阱,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要注意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要在社交软件中公布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与陌生人添加好友,要谨慎审查,勿随意添加;不向陌生人发送涉及个人隐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如果在网络社交中发现他人有异常情况或者违法犯罪迹象时,可以通报当地警方,或者通过软件内部的投诉反馈渠道进行举报。

 选择网络代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查阅代购公司的营业年限,虚假代购公司成立一般时间较短,正规代购公司时间较长。

2、充分考量商品的售价之外的其他费用及手续费是否合理,是否有完备的售后服务。

3、通过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对于私人的代购网站,要认真审查其资信情况;

4、应要求代购人提供购物凭证、收银单据、出售商家的联系电话、地址等,并保留邮寄凭证,以备查询;

5、下订单要以文本形式进行,并保存副本,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的记录也应该保存,一旦争执发生,可以用这些凭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犯罪分子   网络   公安机关   凭证   美文   境外   社交   骗钱   良心   汇款   消费者   发现   故事   系列   商品   专业   电脑   平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