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童王子殉情崔公主 (高句丽外传2)

好童王子殉情崔公主 (高句丽外传2)


高句丽第三代王大武神王登基前三年,次妃生了一个儿子。此子生来讨人喜欢,圆圆的小脸,白里透红;黑亮的头发,如同墨染;胖乎乎的小手,好像粉色的佛手。无恤为他取名好童。

  大武神王十五年,好童十八岁。他长得英俊漂亮,一表人材。好童自小练就一身好武艺,骑马打猎,难有人及。带兵打仗,经常得胜而归。大武神王认为好童很像自己,大有栽培之意。只是好童由次妃所生,不能立为太子。

大武神王十五年春的一天,好童一时高兴,想带领属下出去游猎。他向国王奏道:“父王,儿臣想出去游猎几日,顺便考察一下国界,请父王准许?”

无恤非常高兴,说:“准奏,不可出去太久,要早日回来。”

“谢父王。”好童叩头后,退出王殿。回到府里收拾了一下,便领着几个随从,带上吃、用之物,到国界一带春游。此时,四野一片绿色,山坡鲜花开放,树翠草青,鸟语花香。好童游兴大发,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中,不知不觉地走出了国界,一行人来到了沃沮国境内。

说来也巧,沃沮国国王崔理正带人在野外打猎,他看见有许多外族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玩耍,非常生气。他停马喝问:“呔!什么人?尔等好大胆子,竟敢闯入我国疆土踏青游猎!”

好童听了崔理的怒喝,笑而不答。崔理见好童相貌不凡,又问道:“年青人,观尔相貌和衣着不是平常之人,尔到底是谁?”

  好童说:“吾乃高句丽三王子,好童是也。”

崔理感到非常奇怪。他仔细打量了好童一番,说:“原来你就是三王子好童,早就听说尔英俊雄武,今日相见果名不虚传。”

好童说:“大王过奖,小子乃是一少年耳,哪有名声?”


好童王子殉情崔公主 (高句丽外传2)

 崔理大笑,说:“你我也是有缘,不妨到本王殿里稍坐片刻可否?如果觉得沃沮城还行,可以住上几日。”

  好童等人出来十多天了,正想找个地方歇息一下。今见崔理盛情相邀,没有推辞便和崔理一起来到了沃沮城。

  崔理把好童等人让到偏殿喝茶,两人在交谈中,崔理与好童非常投机。好童自幼好学,天南海北,古今历史无所不知,无论崔理如何询问,好童都回答得头头是道。崔理非常赏识好童,便有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崔理怕好童拒绝,便让女儿出来给客人献茶,借此观察好童的脸色。

不大一会儿,崔公主出来给好童献茶。崔公主十八岁,自幼生活在宫中,娴淑有礼,非常漂亮。好童一见崔公主,就被她美丽的容貌,纤细的身材,文雅的举止所吸引,不时地用眼睛偷看公主。

崔公主十分漂亮,有诗赞道:白裙烟纱肤凝脂,气若幽兰声似莺。纤腰碎步如柳舞,轻纱皓腕十指轻。明眸含春流清波,发髻墨染金钗横。疑似嫦娥落九天,回眸一笑天地惊。

崔理暗想:看来有戏。便对好童说:“三王子,这是本王的小女,刚刚十八岁。如果三王子不嫌弃,本王愿将小女许给王子作妻,侍于床上地下。”

  好童非常高兴,正要答应,一个随从阻止说:“王子,没有国王的旨意,王子不能自己答应婚配。”

  好童对崔理说:“大王,婚姻大事未请示父王,吾不敢应允。”

  崔理赞道:“尔言之有理,没有你家父王的旨意。尔是不能随便答应婚事的,理当遵守孝道。本王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尔先与公主成亲,住上—段时间后,尔回去禀告你父王。如果你父王同意,就让崔公主做原配夫人,如你父王不同意,就让我女儿给尔做个侍妾吧。”

好童的心早就被崔公主吸引了,听了崔理的话,觉得有道理。便立即答应:“岳父大王在上,吾理当从命。”

当晚好童便和崔公主结了婚。好童和崔公主结婚后如鱼得水,男欢女爱好不快乐,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个多月。在随从的再三催促下,好童才不得已回国。临走时,好童依依不舍地对崔公主说:“爱妻,你放心。父王对我非常喜爱,我回去一定能说服父王,让他同意我娶你为妻,你在这里等我的好消息吧。”

好童回国后拜见父王,他跪在殿下对无恤说:“父王,儿此次出去游春打猎,误走沃沮国,得到国王崔理的款待。他将女儿崔公主许配给儿为妻,儿见那崔公主确实漂亮无比,便应允在那里与崔公主成亲了。儿知道,未经父王允许擅自成婚为不孝,故对崔公主未正式纳聘。沃沮国王说‘如父王您同意,就正式将女儿出嫁为我的王妃。如您不同意,就让她做侍妾。’不知父王您意下如何?”

大武神王无恤非常生气。一拍龙案,喝道:“好童,尔身为王子,竟然不守礼教,今天必须惩罚你。来人,把三王子关到天牢,待本王处置。”

一群武士上来,把好童推出去,押在大牢里。大臣一见国王动怒,纷纷跪下替三王子求情。次王妃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出来向大武神王求情。

大武神王毕竟喜爱好童,也舍不得对他用刑。只是为了维护王家尊严,不得已做出样子给人看。大武神王想了半天,决定利用好童与崔公主的婚事夺取沃沮国,立刻下令:“把三王子押回来!”

好童被押回大殿,跪在地上等候国王的发落。大武神王看了好童一眼说:“好童,尔可知罪?”

好童说:“儿臣知罪,请父王处罚。”

无恤说道:“好童,尔真地想娶崔公主为妻吗?”

好童说:“父王,吾与那崔公主已经成为夫妻,吾与她情真意切。”

无恤又道:“尔要娶崔公主为妻也不难,只要尔让崔公主做一件事就可以。”

  好童说:“请父王吩咐。”


好童王子殉情崔公主 (高句丽外传2)

 大武神王说:“沃沮城里有一个神鼓,凡是有来侵者,神鼓便会不擂自鸣,全城的人就会集中起来进行抵抗。所以,从来没有人敢去攻沃沮城。尔如能让崔公主把神鼓的鼓皮割破,就可证明她对尔是真心的。如果她能办到这件事情,为父就允尔迎娶她进宫,给你俩办一个体面的婚礼。如果她办不到这件事,侍妾也不用她,也不准她到高句丽国来,你俩也别想再见面。”

  好童没有多想,立刻按照父王的旨意写了一封密信,派人连夜送给了崔公主。

  崔公主见信后非常为难。神鼓是沃沮国的国宝,一旦割破鼓皮,不能及时预报敌情,父亲和全国人都要受害的。如果不去割破神鼓,我就永远不能和好童在一起了。如果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我是无法忍受的。她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去割破神鼓。

  当天晚上,崔公主偷偷地潜入了武器库把神鼓的鼓皮割破了,慌忙中她把刀子落在了神鼓旁边。大武神王得知沃沮城的神鼓已被割破,立刻集中兵力,亲自统帅大军,沿着一条常人不知的山路,偷偷地进犯沃沮城。当高句丽大军出现在沃沮城下的时候,城上的守兵才发现敌情。此时,高句丽的大军已把沃沮城围得水泄不通。

  国王崔理得到消息,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神鼓没有响呢?崔理领人到武器库里查看,发现神鼓已被割破,割神鼓的刀子留在神鼓旁边。他拾起刀子一看,是自己送给崔公主的防身佩刀。崔理大怒,令人把崔公主绑来。

崔公主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被父亲发现了,要不然,父亲不会让人把自己抓起来。

国王一见女儿被押到身边,怒气冲冲地问道:“贱婢,神鼓是不是你割破的?”

崔公主看到父王手里拿的正是自己割神鼓用的防身佩刀,知道事情败露了。吓得跪倒在地上,说:“请父王饶过女儿吧。”

崔理非常气愤,大骂道:“贱婢,尔身为公主,不忠不孝,为了取悦丈夫,竟然出卖父亲,干出祸国殃民伤天害理之事,不杀尔不足以平我之怒。”

崔理越骂越生气,猛地抽出宝剑把崔公主杀了。崔理沮丧地走上城墙,看到高句丽的兵马把沃沮城团团围住,知道肯定守不住了。他思索了半天,下令打开城门投降,跪在大武神王面前说:“崔理率全体臣民向高句丽国投降,沃沮国愿意永远称臣,年年向上国进贡。”

大武神王非常高兴,下旨道:“沃沮王请起,你继续担任沃沮国王,代代世袭。回到城内安顿百姓吧。”

崔理称谢起身后,他感到非常后悔,自己不该一气之下杀死女儿。

大武神王不伤一兵一卒,降服了沃沮国,非常高兴。他想:此次降服沃沮,多亏了好童,便有了立好童为太子的想法。

  大武神王的王后担心国王立好童为太子,她经常催促国王立她生的儿子当太子,但无恤始终不肯。王后知道,好童在国王的印象里比她的儿子好,为了让儿子能早日当上太子,她便经常在国王面前说好童的坏话。

  有一天,王后对国王说:“好童不懂礼道,经常在众人面前取笑我。”

  国王说;“不会的,你是怕我立他为太子,才这样说的。”


好童王子殉情崔公主 (高句丽外传2)

王后见国王不相信自己的话,恐怕好童知道此事更不利于自己,便向国王大哭大闹地说,“大王,我说好童的事情都是真的。大王如果不信,可以秘密地观察,如果是我说假话我愿伏罪,大王怎样处置都可以。”

  国王无恤最终还是相信了王后的话,便斥责好童说:“尔对王后不敬就是对父王孝,不孝之子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好童自从崔公主被其父亲杀死以后,心里很难过。他认为崔公主是为了自己而死的,也是自己把她害死的。当初自己同意了父王的主意,实际上就是一个杀人的帮凶。因为此事,好童整天闷闷不乐。

今日好童当众受到父亲的斥责,便说:“父王,儿明白,这是王后担心我将来可能被立为太子,而让父王杀死我。父叫子亡,子不能不死。吾如不死就是抗命,既不忠也不孝。正好吾也不想活了,儿活着不能和崔公主在一起,死后,我们就到阴曹地府去相聚吧。”

  说罢,好童把宝剑倒插在地上,伏剑而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王子   公主   佩刀   随从   王后   旨意   不孝   国界   刀子   美文   太子   大王   外传   国王   儿子   父亲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