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毒品电话警告被骗12万元



一个毒品电话警告被骗12万元

2013年9月6日上午,张少明正准备去税务局交税,突然接到广州的一个电话,电话里一个人操着带有粤味的普通话问道:“你是张少明吗?”

张少明说:“是的,我是张少明,您是哪里?”

“我是广州市公安局缉毒指挥中心,我也姓张,你叫我张警官就可以了。”

“噢,张警官,您找我有什么事情?”

“张少明,你最近是否要收一个云南发送的包裹?”

“张警官,我的网络购物业务较多,云南的也有,我不知你说的是哪一个?”

“哪一个你就不要问了。受公安部指定,广州市公安局正在办理一起贩卖毒品的案子。经我们调查,你将要接收的云南包裹经安检发现里面有毒品,你可能涉嫌贩卖毒品,需要接受我们的调查。”电话里的那个张警官声音很严肃。

张少明吓了一跳,急忙说:“张警官,我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你们可得查清楚,不能冤枉我呀。”

张警官说:“包裹里还有5张银行卡,都是你的姓名。卡里都有钱,其中有一张卡里有好几千万元,而且卡里的交易量和交易额也非常可观。你说你不知道,这些银行卡你怎么解释?我们认为,你即使没有贩毒,也涉嫌为贩毒分子洗钱。”

张少明急得额头上都是汗水,贩毒可不是小事。他说:“张警官,你说的银行卡不是我的,你们可以查,卡里的钱你们也可以没收,与我无关。”

张警官停了一会儿,又说:“这样吧,我感觉你可能不信任我。你看一下我的电话号码,打广州的114查询一下,咱们再联系。”


一个毒品电话警告被骗12万元

张少明赶紧挂断电话,拨打了广州的114电话,查询广州市公安局缉毒指挥中心的电话号码,电话员确认广州市公安局缉毒指挥中心的电话号码与刚才和自己通电话的号码完全一致。张少明马上慌了神,他赶紧拨打刚才的电话号码,还没有等按下通话键,电话又响了,还是刚才的张警官打来的电话。

张警官说:“张少明,你刚才电话了吧?还怀疑吗?”

张少明说:“张警官,我相信你们。不过,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体户,主要从事给人们代购物品的业务。我虽然在云南多次购买商品,但从来没有买过毒品。请你相信我,我可以全力配合你们的调查。”

张警官说:“这样吧,听声音你也不像贩毒的,我也愿意相信你,但你必须先接受调查。在配合调查过程中,你必须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并保护自己其他银行卡里的资金安全。所以,你需要马上到银行柜员机,按照我们告知的程序,对你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保护性升级,同时由公安机关将账户里的资金冻结。公安机关可以在操作中查明你银行账户里的往来资金情况,看看是否有洗钱嫌疑或者有贩毒的交易 嫌疑。我们查清楚你没有问题后,马上给你解封。”

张少明一听可以在电话里接受调查,感觉这种方式挺好,便说:“行,我这就去找银行柜员机。10分钟后我打这个电话与您联系。”

张少明立刻赶到附近的工商银行ATM机,他刚走进ATM机无人营业厅里,张警官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张少明一看,距离刚刚挂断的电话正好8分钟。看来对方在监控自己的电话,要不然时间不会卡得这么准,一准是公安给我监控了。

张少明急忙接听电话,说:“张警官,我刚进ATM机无人营业厅里,马上就按你说的程序操作。”

张警官说:“远距离调查需要保密,从现在开始到我调查结束,你不能中断通话,一定要保持电话畅通。”

张少明在电话里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绑定的手机号码,并按照张警官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张少明心想:银行的密码我不说,只是接受调查,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张少明在ATM上操作了仅仅六七分钟,对方说:“张少明,调查完了,你目前没有什么问题,为了安全,先把你的资金冻结24小时。24小时后,自动解除冻结。”

张少明长出了一口气,从ATM机上拔出了银行卡,出门便往回走。回到家以后,张少明倒了一杯冷白开水,边喝水边想这件事情,他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张少明放下水杯,赶紧用手机查询自己的银行卡资金情况。他登陆自己的手机银行之后,立刻傻了。原来,刚才在ATM机上操作的过程中,自己银行卡里的12万元资金全部被转走了。


一个毒品电话警告被骗12万元

张少明急匆匆到派出所报案,警察立刻对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刚才那个自称是广州公安局缉毒指挥中心张警官及电话都是假的,张少明手机上显示的广州公安局缉毒指挥中心的电话号码,是骗子用网络改号器把诈骗电话号码改成的公安电话。由于骗子实施诈骗使用了网络电子技术,案件侦查非常困难。

  据公安机关介绍,一些犯罪分子使用网络改号器拨打某些人的电话,实际上是利用非法获取的一些人的信息,很容易让接听电话人相信。这种来电所称“您的包裹里有毒品”,“请配合公安机关在网上对你的银行账户核查”,“把你的钱汇到公安机关指定的账户上。”等等,都是诈骗的套路。一些胆小的人接听这种电话后,很容易上当。所以,如果一旦接到这种以公安机关名义打来的涉嫌“毒品、违禁品、洗钱”的电话,一定不要相信。因为,公安机关对于此类案件不会用电话调查的,这类电话是百分之百的诈骗。人们一旦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拒绝提供银行账号信息,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近年来,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实施诈骗的情节不单纯虚构“包裹有毒品”,还虚构“电话欠费”、“信用卡透支”、“涉嫌洗黑钱”、“法院传票”等等。公众只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提供银行账户信息,不汇款,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毒品   卡里   电话   广州市   云南   公安机关   警官   广州   银行卡   美文   账户   公安局   包裹   电话号码   资金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