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农庄农场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活动,以成为当下的趋势和盈利必争的渠道。

那具体到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该如何开展?很多农场农庄,并没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高级教师胡老师,曾就中小学劳动教育阐述了五大关键环节与教学要点,对农场开展劳动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01

关于劳动教育的讲解与说明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主要指围绕 “为什么劳动? 劳动是什么?”等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在上图中,“体验”主要是创设的模拟情境或简化劳动操作任务,让学生感受劳动内容及劳动过程,以获得感性经验。

“讲解”主要是结合学生体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劳动内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示范”主要是亲自或借助他人与媒体资源等方式对劳动方法和过程进行实际演示。

“分享”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讲解与示范进行交流,并汇报各自的理解与体会,以明确劳动内容构成、劳动方法与过程、劳动重点和关键环节。

“总结”主要是根据学生分享情况对讲解的劳动内容、方法和过程进行重点提示和强调,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讲解内容的掌握。



02

劳动教育淬炼操作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劳动教育的淬炼操作是指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指导学生对讲解说明的劳动内容进行实际动手演练。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在上图中,“示范演练”主要是个别学生先行示范劳动内容的操作,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讲解说明的劳动内容,提前发现和纠正容易失误的环节和步骤。

“重申要求”主要是结合学生示范情况,对劳动内容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再一次的说明,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细劳动要求和防范劳动风险。

“实践操作”主要是学生开展劳动内容的操作实践。

“交流分享”主要是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过程和感受在小组和班级中进行分享。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教师点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实践和分享情况,对学生劳动内容的掌握、实践操作过程的亮点和不足、学生个体和小组的表现等进行点评。

点评要提高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点评,忌高而空、大而化的点评; 应强化引领性,注重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引领。



03

劳动项目实践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的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在上图中,“项目确立”主要是学生有目的地对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和学习生活环境进行观察、调查和考察,明确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劳动需求,进而确立劳动实践项目。

“拟订方案”主要是学生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拟定劳动实践项目实施的方案,明确劳动参与成员及角色和责任、场所、劳动内容和任务、劳动步骤和要求、劳动成果、劳动学习评价等。

“实施方案”主要是学生个体或小组根据劳动实践方案实施劳动实践项目,完成方案拟定的各项劳动内容和任务,实现劳动方案目标。

“中期交流”主要是学生在劳动实践项目方案实施到一定程度,有了初步的劳动成果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和分享,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或项目方案所设定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好的经验与做法,以更好地推进项目实施。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项目学习评价”主要是学生根据项目方案中学习评价的设计,对劳动实践项目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整体性回顾与反思。

“项目成果分享”主要是学生将劳动实践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劳动成果可以是文本性质的成果,如调查报告、项目报告、方案与项目反思等,也可以是实践成果,如菜谱、项目实践纪录片等。

“项目迭代”主要是学生根据劳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启发与启示,基于自身兴趣,围绕劳动实践项目内容的深化,提出拟开展实践的方向或主题。



04

分享环节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

反思交流的形式可以包括:

一是个体反思交流,指学生个体自主实施的劳动反思和学生现有经验与过往经验的交流,如个体在劳动过程中撰写劳动日志,在劳动结束后撰写劳动反思等。

二是组内反思交流,指学生小组成员间开展的劳动反思和交流,如学生小组在劳作的休息期间进行交流分享。

三是组间反思交流,指学生小组间相互展示劳动成果、交流劳动感受和分享劳动收获,如学生自行组织班级劳动成果展示活动等。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个体撰写反思”主要是指学生在劳动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劳动的过程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

“组内反思交流”主要是指小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对个人的劳动过程与感受进行交流和分享。

“组间反思交流”指同一班级的多个小组或者不同班级的多个团队集中在一起,对个人和小组的劳动过程与感受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即时评析”主要指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交流分享进行及时的反馈。

“个体反思重构”主要是学生自身基于组内和组间反思活动体验,对自身劳动感受和劳动经验的结构与内涵所进行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再次建构。



05

榜样激励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

劳动者榜样包括个体劳动榜样和群体劳动榜样两种。

个体劳动榜样指因个体劳动行为特征明显或贡献突出而为人们所认知、认同,并内化和模仿的个体。

群体劳动榜样指因集体的劳动行为特征明显或贡献突出为人们所认知、认同,并内化和模仿的某一群体。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教学情境创设”主要是教师依据教学实际需要,创设榜样激励教学情境。

“探究劳动榜样”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文献检索、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心路历程。

“我心中的榜样”主要是学生根据探究的结果,用文字、影视作品或者情景剧等方式表达自己所认识的榜样,用有逻辑的主线和证据陈述相关事实、解释相关现象。

农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5个环节和带队要点(干货)

“发现身边的榜样”主要是学生根据对榜样的认识,寻找生活中与榜样所表达和要求的劳动价值和劳动行为相近的人或事。

“反思交流总结”主要是学生就整个榜样激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和分享,并由教师进行概括性提炼总结。

在农庄农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场地、时间、资源、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可能做不到如此的细致入微,但在课程设计的环节上,如何去注意上面提到的各节点的把控,或许能提高整个活动方案的品质和可教育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劳动教育   农场   干货   美文   榜样   要点   环节   个体   成果   小组   点评   过程   课程   情况   操作   教师   方案   项目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