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孩子,我再也不会…

一个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孩子,我再也不会…

养育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


本文来自一位妈妈读者的倾诉,孩子刚刚小学毕业,养育孩子一场,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反思。


如果你亦有同样的思考,欢迎在文末留言探讨。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

我再也不会用自己的经历简单看待


我是985,他爸爸是211,我们俩学生时代,读书都十分轻松,不需要父母操心,自己就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


所以,我总觉得,学习这件事是很简单的,到了上学的年龄,送进学校,孩子自然就会了。


当然,也有一点自己的小算盘:


我们俩都算是学霸,正正总不会得负吧。


我也不要求孩子成为学霸,现在机会多,我与他爸爸都有足够的条件,帮助孩子走更轻松点的路。


所以,学习这件事,我们并没有太在意。


孩子小时候,我总觉得这么小,以后上学多辛苦呀!


趁现在还没上学,先玩着吧!


再说,玩可以开发智力,我们小时候也是满地跑玩过来的。


所以,孩子整个学前阶段,一路傻玩,一个字不认识,一个数不会算,保持了一张白纸的真实状态。


可是,现实给了我当头一击。


他真的完全跟不上,差到可以把人憋出心脏病的那种。


上学两个月,其他同学已经能看着拼音,自己看故事。


而他,拼读一个拼音,p和q有时还分不清。


上学一个学期,其他同学已经能熟练地在五分钟内,完成100道20以内的加减法;


可是,他还有一大片没做完,更可怕的是,做完的题目里也有很多是错的。


读一篇课文,磕磕绊绊读很久;背诵,更不用说了,背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


久而久之,一坐到书桌前,他就开始扭来扭去,玩笔玩橡皮。


而我们呢,陷入了“拖拉拽吼”的恶性循环之中。


我总觉得学习是件简单的事。


可是,现在教育对孩子的要求已然不同,两个月读整本拼音书,五分钟做对100题加减法,这些,在我小时候是没有的。


哦,对了,我小学时还不用学英语。


拿着老师下发的小学毕业考试卷,尽管985毕业,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多题目,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做。


有的是忘记了;有的要用上初中的方法,才能解答;有的知识点,我根本就没学到过!


后来,通过与其他家长沟通,我才知道,现在学习的容量、难度与二十年前相比,已经提升了好几倍。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落实到基础教育中,必然要通过提升学习难度,培养高精尖人才。


可是,等我们明白这一切时,已经错过了孩子学前启蒙的最佳时期。


我们只能生拉硬拽,陪着孩子追赶,追着前面连背影都看不到的大部队。


一个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孩子,我再也不会…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

我再也不会信奉“快乐教育”


我曾经一度非常推崇“快乐教育”,是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


让孩子按照他喜欢的样子成长,这才是教育真实的样子。


后来,我才发现,我对“快乐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快乐教育,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理论。


他提倡:


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激发孩子的兴趣,培植孩子的积极心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各种知识。


快乐教育,并不是降低标准,放任自流。


而是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哪怕学习再辛苦,也能乐在其中,不知疲惫。


简单地说,快乐教育不是不学习,而是用令人愉快的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自主学习。


可是,我却简单地将其理解为:释放孩子的天性,不给孩子过大压力,让孩子自由发展,快乐就好,学习不强求。


我把“学习”与“快乐”放在了对立面上。


事实上,努力后得到的成绩,其中的快乐也是真实的,学习从来不是轻松的事,非常辛苦。


可是,我把学习等同于受苦,还怎么指望孩子努力拼搏?


曾经我一度认为,孩子做个普通的小孩就可以了,处处争尖太累了。


可是,孩子自己并不这样认为。


当他与小伙伴在一起时,他内心的“毫无成就感”,常常会被无形中打击,会显得自卑。


慢慢的,他变得对什么事情都不再在意。


他变成了迷途中没有方向的船只。


相比较傻玩傻玩的低级快乐,孩子更想体验的是,在付出努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后,得来的高级快乐。


一个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孩子,我再也不会…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

我再也不会搬用别人的经验


你知道教育过程中,什么是最让人绝望的吗?


就是,经过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与陪伴,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差了!


曾经,有一位妈妈的书非常火,孩子也因为被她送进清华,所以推崇她教育理念的人很多。


我也尝试着,挪用到自家娃身上。


不随意批评、打骂孩子;


孩子作业太多,我就帮其代写;


孩子完成不了的学习任务,我会主动跟老师解释。


甚至,还用奖励玩电脑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完成作业。


据说,游戏过程中玩的是智力投入,人家玩游戏玩进了清华。


可见,它并不是洪水猛兽。


可是,孩子与孩子真的不一样!


人家姑娘懂事聪明,学习能力强、自我管理能力佳,父母给予十分的信任,孩子回馈百分的努力。


我家娃,智商、专注度、时间管理、家庭氛围、学习基础都与别人差了一大截。


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原封不动地抄用,却没有考虑自家娃的实际情况,本身就是扯淡。


一个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孩子,我再也不会…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

我再也不会讨厌“鸡血妈妈”


以前,我总觉得鸡血妈妈太鸡,把孩子逼得太紧了。


培训班一个接一个,周末与暑假都被各种班塞满;


奥数、计算机、机器人、架子鼓一个不落;


总是奔波在考证、拿奖、考级的路上......


干嘛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孩子的普通?


那么多路可以选,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吗?


人生是长跑,干嘛非要在小学就比个你死我活?


天天被要求刷题刷题,肯定一点也不快乐;


缺少玩耍和运动,对孩子成长发育肯定有很大影响;


对孩子管得那么紧,要是以后放手肯定会一盘散沙......


孩子每天被逼着学这学那,真是太不幸了!


然而真相却是——


那些鸡娃们,越学到后面,越轻松,快乐得很。


当我家每天追着学校作业到八九点时,人家每天早早地做完了学校作业,然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书、做课外题、玩。


更重要的是,那些学习优秀的孩子,完全不是传说中的“书呆子”。


他们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信手拈来。


发表观点,落落大方;与人交流,有礼貌、有教养;跟小伙伴一起外出游玩,活泼开朗,甚至还能解决突发的小状况,调节伙伴间的小矛盾,威信非常高。


玩个溜溜球,能参加学校比赛;玩个魔方,能在市里拿奖;玩个机器人,冲进了省级赛。


再看我家娃,都说在“玩中学”,可是他却没玩出半点名堂。


玩的热情很高,可是参加比赛,差得远了。


我才明白,优秀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你以为,人家只会学习,可是他们更会玩。


玩的时候,会思考,肯动脑,有毅力,能坚持。


因为学习上获得的自信,遇到困难时,更不容易放弃,“逆商”非常高。


一个人连学习上的苦都能吃,其它事情中遇到的困难,简直是小菜一碟。


再看我家娃,因为学习上少有获得成功的时候,不自信传染了他的方方面面,从学习、交际到生活,他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怎么比得了?


任凭我们怎么鼓劲,他都不care。


他自己都知道,只是因为我们是他的父母,所以会安慰他、鼓励他,他自己啥样,心里清楚得很。


努力变得优秀,是一种习惯,可惜曾经被我甩在环外,还不以为然。


一个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孩子,我再也不会…


所有这一切,都醒悟得太晚。


可是,教育过程中,并非没有善意的提醒。


家长、亲朋,基本不会跟你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但是,老师是个例外。


曾经有好几次沟通中,老师都曾中肯、委婉地提醒我注意这些方面。


可是,因为对老师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那本畅销书中提倡的,要勇敢地与老师说“不”,我并没有认真去听。


我只听了别人说的“轻松的教育方法”,却忘记了,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陪伴,倾听,尊重,引导......一步都不应该少。


为什么,那些轻松的方式,我会去听;而需要花时间、花精力的育儿方式,我就自动忽略了?


这大概就是人的天性,引导孩子、探索方法、持之以恒、陪伴教导,天天按照计划去教育,真的太难了!


往往开头很好,过几天我自己都坚持不了。


渐渐地,把懒惰当成了佛系;把撒手不管,当成了静待花开!


谁都希望轻松养娃,坐等收获果实。


而事实上,养育的工作,父母的身份,不能被任何人替代。


孩子不是试验品,教育方式,一定要根据他的特点,及时调整。


养育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


愿你我都能,不留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妈妈   孩子   加减法   作业   清华   美文   拼音   父母   我家   努力   轻松   老师   简单   方式   学校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