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太过聪明的人,没有好下场


有人说:
“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个白鹿原”。


《白鹿原》上的黄土很厚重,雪很厚重,乡土情结也很厚重。


它是一部家族史,是寻根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史的一部分。


这部耗时六年,50万余字的史诗级著作,被陈忠实老师称为“垫棺作枕”之作。


它以白鹿原上白姓和鹿姓两家人,从清朝末年到建国初期,跨越半个世纪的命运起伏为主线,彰显了人性的坦诚,也照见了人性的阴险。


太多人说,比起族长白嘉轩有点神化的敦厚,鹿子霖那聪明过度,精于算计的一生似乎更贴近人性真实。


因为他的一生验证了人所共知的那句话:


做人精明可以,但太过精明往往过不好一生。


最好的活法一定是踏实本分,既不能精明过度,更不能阴险,阴毒。


《白鹿原》:太过聪明的人,没有好下场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白鹿原》,侵删)


1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鹿子霖是白鹿原上人尽皆知的精明人。


但精明与否,与人生成败关系不大,会做人、有德行才是关键。


小聪明只能逞一时之快,得一时之利。


长久的利益,长远的谋略,无不是建立在品格德高尚,格局大气、胸怀大度上。


鹿子霖没有看破这一点。


他将半生的命运,都放在了与族长白嘉轩的博弈上。


嫉妒族长之位,见不得白嘉轩比自己过得好,一生在作着对比,准备着构陷。


“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


肿瘤怕恶化,人心也怕肿瘤腐蚀,需要德行滋养,但鹿子霖偏偏内心越来越不平。


他认为,白家承继祠堂,掌控者一族人的命运,鹿家无权利,未免“低白家一头”。


这“低一头”成了他内心的魔障,迈步不过去,非要争出个高低,于是内心逐渐被偏执掌控,德行也越来越跑偏。


《白鹿原》:太过聪明的人,没有好下场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白鹿原》,侵删)


鹿子霖因此做了“乡约”,并洋洋自得的自我安慰:“下辖包括白鹿村在内的十个村庄,起码不在白嘉轩之下了吧?”


权力让鹿子霖有了叫板的底气。


他趁机挤兑白嘉轩,分派他给族人下达纳粮缴税的通知。


族人不堪赋税,组织农协会造反,他又让白嘉轩背造反的黑锅。


然而处心积虑往往不得,最终闹事的农协会成员被羁押,头目被吊打,鹿子霖的德行也开始受到质疑。


白嘉轩坚持闹事的头目是族人,要将责揽到自己身上,不惜下跪求情,想代替人受过。


鹿子霖却直接把白嘉轩晾到一边,不看族情,把同族的人,当猴耍,吊打现场一片血腥,狠辣也让人人震慑。


鹿子霖以为自己赢得了这场胜利。


但不久后,农协会逃走的黑娃反扑,杀入鹿子霖家。


鹿子霖把老爹的也命搭上了,才知道自己得不偿失,而白嘉轩却家人无恙。


德行高低最终结局不同。


包藏祸心的人虽然暂时占得先机,却不长久,只赢了一时,最终被反噬。


品德高的人,让人如沐春风,人人愿意接近,自然接下来的路更顺畅。


因为人品是无往不利的通行证。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从来靠的是心,不是心机,靠的是真诚,而不是虚伪。


人心是交换的,感情是互暖的,真正的胜利不是打击谁,而是赢得人心。


《白鹿原》:太过聪明的人,没有好下场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白鹿原》,侵删)


2

人可以精,但不能阴


其实,鹿子霖误读了精明,把精明当成了阴险。


实际上,“精明”是为人处世的通透,但“阴险”却是虚伪,是无品无德的恶行,是通向深渊的不归路。


慕容雪村说:


人类的理性貌似强大,实则从来都不可靠。把狼驯化成狗很困难,把人变成蠢人则十分简单。


误读让鹿子霖突破了良知底线,成为了白鹿原上太多事件的幕后黑手,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中国式的复仇记。


他占有了黑娃的媳妇田小娥,利用美色打击异己。


先是让一个垂涎田小娥美色的狗蛋,替自己背了通奸的锅。


随后如法炮制,指示田小娥勾引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打脸白嘉轩。


这还不够,他做得最绝是“装”。


白孝文和狗蛋一样,因为触犯族规被鞭打。


而鹿子霖不动声色的组织了一拨人,去惩戒现场向族长演了一出跪谏求情的苦情戏。


他深知白嘉轩最爱颜面,这一跪就是火上浇油。


他说:“嘉轩哥!你不饶孝文,我不起来!”


众目睽睽白嘉轩颜面扫地,鞭打白孝文果然更狠了几分。


有目的的故意,都是为了掩盖真相。


《白鹿原》:太过聪明的人,没有好下场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白鹿原》,侵删)


白孝文自此堕落,被父亲驱逐出门,在田小娥的诱惑下,学会了抽大烟。


家业半年就败光了,而他的土地,房子,只有鹿子霖有实力全盘接受。


击倒了对手还获得利益,真是一本万利。


但乔叟说:“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


这种伪善,趁火打劫却让鹿子霖坏到了骨子里,完全忘记了天道循环,总有定数,没有人真傻,不择手段未必就事事如愿。


鹿子霖能打脸白家,白嘉轩却能心上立住刀。


你阴,我就狠,白嘉轩任其为所欲为。他保持着和权利的距离,在族长的位置上坚守自我,恪守德行。


他认准了房子拆了,可以再盖,地卖了,还可以再买回来,巍然不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阴险小人得志猖狂,数不胜数。


但历史的经验却指向,昧着良心,抓着内心的不平,常常因为陷害人,不容于人心,大多被反噬。


比如,魏晋时期,钟会因为嫉妒嵇康,处处在司马昭面前诋毁。


久而久之,次数多了,司马昭信以为真,盛怒之下便把嵇康处死了。


然而钟会并没有善终,多行不义,最后被部下所杀,余恨更是波及满门,遭到血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道无助。


钟会的下场就是一面镜子,警醒世人做反复无常,以怨报怨的阴险小人,只有一个下场不得好结局。


《白鹿原》:太过聪明的人,没有好下场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白鹿原》,侵删)


3

算计别人,就是算计自己


察·高吉迪说:“人一旦成为欲念的奴隶,就永远也解脱不了了。”


鹿子霖迎来了自己的结局:不知不识,被活活冻死。


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白嘉轩曾经感慨着说:


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


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


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骗了谁,也没法欺骗自己,更无法欺骗天意。


算计别人太多,离正路也就越来越远,必自毙,算来算去,鹿子霖最终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自食其果,人生戏剧性翻转。


曾经处心积虑的想通过假装接济白孝文,再将其羞辱一番,却阴错阳差让白孝文有了稳定工作,重返正途,为白家顶门立户。


而他原本做着“相约”,却因为儿子丢了官,入狱成了阶下囚,后来更是被押到审判台下陪斗。


当他看到黑娃被白孝文枪毙的时候,心虚最终让他心里崩溃。


亏心事做得太多,便如惊弓之鸟,不用别人砍头,早吓得大小便失禁昏倒了。


自此他记忆全失,痴痴呆呆成了真疯子。


有人说,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


最后,连鹿子霖的妻子也失去了耐性,把他推出家门外,任其在柴房和雪地里自生自灭。


个人造业个人担,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鹿子霖的结局,正应了《薛平贵和王宝钏》中的那句台词: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人恶人怕,天不怕。”


邪不正胜正,几乎就是永恒不变的定论。


《道德经》有言:“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拿什么方式做人,就拿什么播种,本分做人才是正途。


因为人性的善意,唤起的是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这种希望光明、人道,也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越走越远。


《白鹿原》:太过聪明的人,没有好下场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白鹿原》,侵删)


4

人可以精,真的不能阴险


每一个人都会营造自我的磁场,辐射给周围的人。


大家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共识,太过精明的人,最好远离。


人心是妄念、贪婪和图谋的混杂,是梦想的熔炉,是可耻意念的渊薮,也是狡诈的魔窟、欲望的战场。


太过精明,往往让这些恶意跑出来。


所以,必须让良知成为我们心头的岗哨,去把控方向。


让善念成为我们心底的源泉,去激发更多的正能量。


让踏实成为我们行动的准绳,去立定物欲横流,恪守不渝的天道。


因为,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人只有真诚的满怀善意,才能让真正的幸运在路上!

点个【转发】,与朋友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农协   司马   人心   族长   族人   德行   阴险   美文   厚重   精明   肿瘤   下场   人性   内心   聪明   结局   电视剧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