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生的发展路径和尴尬

理工科生的发展路径和尴尬。

很多人会以所谓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来思考人生的发展路径。这是简单的二元思维习惯导致的逻辑缺陷。实际上理工科的发展分化严重。一般学校的理工科生并不比文科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一般专业的理工科生也并不容易赚钱。

首先,大部分基础理科学科离钱太远。比如像数学、物理、化学这类纯理科专业,因为是基础学科,在现代商业的应用性不够强,除非你能做出极强的基础学科创新,而这是非常难的,因为基础学科都很多年没有重大理论创新了,都是边边角角的修补,而这些修补一般很难应用在商业层面,所以商业价值一般不够高。

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基础学科高材生,只能去挤大学的教职,而无法在企业界获得实质意义上的高薪岗位,最典型的专业就是生物学。

其次,大部分工科专业都过了行业红利期。一个专业能不能赚到钱,和专业本身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小,和这个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所在的行业红利关系很大。而大部分工科专业都是对应的制造业行业,而众所周知,大部分制造业行业都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过剩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供给侧”改革的阶段了,比如土木,比如机械,比如电机等。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工科生如果继续按照专业方向从业,从他毕业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职业天花板很低。目前还在红利期的工科专业主要是计算机算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机器学习等计算机相关学科。

最后,想依靠专业能力走向高端的理工科岗位,需要极高的学历门槛。

真正高端的理工科岗位,基本都是名校研究生起步,想在知名大学和知名科研机构做研发类有一个比较好的前途,都是名校博士起步,而且还不是国内名校博士,是国外名校博士。所以大部分人以为的所谓的清华、北大、浙大博士很厉害,实际上在学术界都有很大的瓶颈,因为哈佛、耶鲁、加州理工的海归博士已经不少了。高端岗位就那么几个,学历竞赛越来越严重,赛道越来越挤。所以说,大部分理工科生,实际上瓶颈很大,而且是从他们工作第一天起就注定了瓶颈。如果他们不能走到前台来,不能自己去整合资源做生意,一辈子只是做一个技术的话,实际上也并不比文科生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理工科   耶鲁   路径   工科   红利   理科   美文   名校   瓶颈   学科   岗位   很大   尴尬   博士   基础   行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