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弦戏“弦索非遗”

大弦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伴奏乐器因三弦领头起板而得名,又因源于唐代宫廷“御戏”,故称大弦戏。如今,早已失传的唐宋大曲、宫廷音乐、原始剧目和古代的表演形式等,都在大弦戏中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大弦戏被专家界定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滑县大弦戏剧团演出戏曲《杨府挑将》

据《河南戏曲表演丛书》《滑县戏曲志》和民间小说《三唐传》等载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大弦戏源于唐高宗年间的唐朝宫廷,名为“杂耍班”。宋朝时期,大弦戏在表演风格上融入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创建的大洪拳架势。到了元初,乐队引进了四大钐,同时把竹笛改换锡笛作为主奏乐器,从而形成了今天激烈的舞台气氛。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滑县大弦戏剧团演出戏曲《呼延庆打擂》

滑县早在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就有大弦戏活动的踪迹。在《滑台重修明福寺碑》副碑上有“……以上布施,除修缮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的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有规模较大的班社“公兴班”坐班滑县。清朝时大弦戏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办社增多,分“礼”“敬”“旺”三门,“敬”门溶入滑县与“公兴班”合并。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易名“大兴班”。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滑县大弦戏主要演员王国旺扮演杨继业

大弦戏唱腔结构为曲牌体,具有古朴刚烈、泼辣刚毅的风格,且曲牌繁多,可分文、武两类。按调又分为B、E、A、D、G五大调和400余个唱腔曲牌,形成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唱腔体系。它的音乐既有汉、唐“乐府”曲、唐宋大曲、宋元杂剧、北曲,又有“青阳腔”“石棉腔”“弦素高腔”,还有民间小调等。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大弦戏特色乐器(从左到右,依次为锡笛、三弦、尖子号)

大弦戏传统剧目众多,擅长演出的打、破、反、战、斩等一类的袍带戏和架子花脸戏就有200余部。演员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面之分。脸谱有别于其他剧种,化妆细腻,人物性格分明。大弦戏主要伴奏乐器有锡笛、三弦、尖子号和笙等。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大弦戏特色乐器(左为笙,右上为大铙,右下为大镲)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大弦戏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号称“戏曲始祖”的昆曲还要早四五百年,填补了我国古曲牌音乐断代的空白。该戏历来被人们视为御戏、大戏,常被群众用来祭祀、庆典和敬神等。它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豫北、鲁西、冀南等地,其独特的表演技艺和刚烈泼辣、缠绵委婉的唱腔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滑县千年大弦奏响唐宋音韵

摘写绳红生 刘继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滑县   戏剧团   曲牌   大曲   剧种   音韵   刚烈   尖子   剧目   泼辣   唱腔   唐宋   戏曲   宫廷   美文   公元   年间   乐器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