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是如何预测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观看或收听了这么多年的天气预报,但你不一定知道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测)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当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

但这里有一点需要补充,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也还是总有一些误差的。

那这些气象数据又是怎么获得的呢?我们看到的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当然我国还有数以万计的地面气象台(站或点),也会提供及时的地面气象数据。

如果还有问题,就一定是天气预报的时效的长短问题了。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天气预报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今天,我们所说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以现代探测技术(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加各地气象台(站),以及高速计算机支持的综合数值分析处理模式,取代了常规的天气图预报模式。这些技术和方法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应该启始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现在基本用的都是这样一种气象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中央气象台   天气图   天气预报   气象卫星   中央电视台   气象学   云图   气象台   美文   大气   气象   地面   过程   模式   未来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