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的几个道理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的几个道理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充满“爱与理解”的沟通方式,它指导我们转换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


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能清晰、诚实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它能使我们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也能察觉和理解他人的需求,提供一种更和谐友善的沟通方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下班后,看到屋子很乱,感觉心里不太舒服,她会对他的儿子说:“宝贝,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


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上面这段对话用到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01.观察


观察是指你此刻看到了什么,只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喜欢,都不带有任何主观上的评价或者想法。


比如,妈妈下班后看到孩子把房间里弄得很乱,她这时候观察到的就是“房间很乱”,这就是不带任何评论的“观察”。


02.感受


接续前面的案例,妈妈下班后,一进门就看到房间凌乱不堪,这时候感到很不舒服,这就是她此刻的“感受”,比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


03.需要


妈妈渴望房间看起来整洁,不喜欢看到凌乱的房间,因为这样心情会不好,希望房间整洁——这就是妈妈内心的“需要”。


04.请求


接着妈妈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个请求明确告知他人,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妈妈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可以概括为这几个步骤:

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此外非暴力沟通还需要注意的几个点是:


提出具体的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希望他人不做什么。


比如,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


这位女士并没有说出具体的需求是——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其实她可以这样说:“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家陪我和孩子。”


这样说,既可以让先生明白她的需求,也会让她轻松地达到想要的目的。


听懂语言背后的真正需求


有时候,我们会带着语气和情绪说话,这会让他人不明白你说的意思。


比如说,一位男子在火车上怒气冲冲地对他的妻子说:“从没有见过这么慢的火车!”


这时候太太没好气地说:“那你想要我怎么样?下去推火车?”


这里这位太太就是误解了先生的意思,其实先生想要听到的是理解和安慰,如果太太意识到这一点,她也许会说:“你希望火车开得快一点,是担心误机吗?”


如果太太是这样说的话,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让先生的不安情绪得到缓解。


区分请求和命令


“请求”是不带有任何主观的批判和想法的,而“命令”是带有一定主观的色彩的。


听到命令时,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请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或者指责,那也是命令。


比如,杰克对她的女朋友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


如果她女朋友没有同意,然后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


那么他的提议就是命令,是因为请求没有得到满足,对他人产生主观上的想法。


在生活中,我们要尽量用请求的口吻要求别人做事情,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


全身心倾听


倾听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感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倾听,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倾听也代表着,我们不带主观判断地去感受对方的心情,不要急于提出建议、安慰或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正如佛曰:“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比如女儿在照镜子时说:“我丑得像猪。”


这时候,父亲说:“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女儿很不高兴地摔门而出。


殊不知,女儿只是希望别人留意她的感受,父亲不妨这样说:“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很失望吗?”这样才能引导女儿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更好地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只有用心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他们反馈,才能让沟通更愉快和舒服。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够用和谐有爱的方式与别人沟通,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让爱流入生活。


End.

作者简介:小言儿,一名混迹于职场的文艺女青年,爱读书,爱成长,做生活的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非暴力   杰克   放进   班后   美文   整洁   主观   这时候   道理   想法   命令   房间   女儿   需求   语言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