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与订婚女子再相见,她已是他人妇,再无相见之日

相传唐朝诗人杜牧曾与友人到湖州游玩,游览之余,他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姿容俏丽、颜色非常,于是与她的母亲约定,待到十年后,前来娶她。但是许多年过去,杜牧没有时机到湖州迎娶这位长大后的女子,直到杜牧被朝廷任命为湖州刺使,才来到这位女子的家中,但天不遂人愿,出门迎接他的不是亭亭玉立的姑娘,而是一个老妇人。


杜牧与订婚女子再相见,她已是他人妇,再无相见之日

妇人是当初与杜牧订立约定的那位母亲,她告知杜牧女儿已经嫁人,杜牧听到后很是失落伤心,埋怨老妇人不守约定,可老妇人说,此时已历时十四载,超出了约定的时间,而且自己的女儿已为民妇,嫁人三年,已生二子。杜牧屈指一算,自己离开湖州恰恰十四年,尽管非常惋惜这段姻缘,但是天意如此,杜牧为此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遗憾。


杜牧与订婚女子再相见,她已是他人妇,再无相见之日

叹花 / 怅诗

杜牧 〔唐代〕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与订婚女子再相见,她已是他人妇,再无相见之日

译文

只遗憾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不必满怀惆怅埋怨花开得太早。

狂风已吹尽了鲜红的花朵,现在绿叶成荫果实缀满枝。

注释

自是:都怪自己。

校:即“较”,比较。

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

深红色:借指鲜花。

子满枝:双关语。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杜牧与订婚女子再相见,她已是他人妇,再无相见之日

这段故事记录在《唐阙史》、《唐摭言》,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与此诗是极为贴合的。

他借寻春去的太晚,来暗喻自己过了约定时间才来寻找订婚女子,女子已经嫁作他人妇,且有二子。尽管自己惆怅哀怨命运的安排,但是还在宽慰自己,情感虽已去,缘分也不再,但女子生活很幸福,也是让人欣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绿叶成阴   湖州   女子   结子   双关语   姿容   暗喻   老妇   亭亭玉立   狂风   美文   惆怅   遗憾   女儿   母亲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