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做朋友其实没那么难

周末和孩子去商场的时候,最头痛的便是经过儿童商品区。家里玩具太多,可是孩子看到还是忍不住想要停留,为了避免大庭广众之下的尴尬和影响母慈子孝的关系,我只能选择绕路。


此类困境经常会出现,如何彻底解决呢?父母们可以看下金伯莉·布雷恩著作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与孩子做朋友其实没那么难

家长们期望可以和孩子成为好朋友,走近孩子的内心,所以拼命工作,在吃穿用度方面,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往往事与愿违。


当我们意识到,也许精神上的陪伴更为重要,于是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以免他们受委屈,可效果依然甚微。


其实,是因为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父母教育孩子,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误区。

与孩子做朋友其实没那么难

一是无法平衡控制与放任。


控制型的父母,“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怎么会害你呢?”仔细想想,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经常说。我们想让孩子规避人生的挫折,但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叛逆,也会同父母一样控制欲很强;


放任型的父母,家庭营造出人人平等的氛围,以为会给孩子自由温暖的环境,但其实孩子会缺乏约束,散漫,不懂得与人合作;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情感型的父母,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教会孩子懂爱、会爱,明事理、懂是非。

与孩子做朋友其实没那么难

二是无法平衡威胁与贿赂。


威胁型的父母会讲,“你走不走,不走我自己走了”,孩子因为恐惧而妥协,会压抑自己的内心,无法展露真实情感;


贿赂型的父母做法也不合理,孩子考试考好了,就给予各种奖励;家务活儿做一点,零花钱就上涨。长此以往,孩子会沦为大众的取悦者,认可的追求者,无法真正地找到自我价值。


书中教会我们,要做: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父母。

与孩子做朋友其实没那么难

简单来说,就是首先要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情绪。


“妈妈,我不想去跑步了,天太热了”,“我不想做作业了,我想和同学出去玩”,如果这时马上跳出来指责孩子的不坚持和懒惰,一定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惰性是每个人的天性,让孩子发泄和直言自己情绪,则是我们教育的第一步。

与孩子做朋友其实没那么难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下一步骤,就是要引导。


“跑步是我们一起制定的计划,如果不想继续,我们就把这一阶段完成”,“想出去玩是可以的,与其回来做作业,还不如做好再去,玩得会更尽兴”。


书中有一句话非常好,“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职的工作”。


享受与孩子相伴的时光,与孩子正面沟通,如同朋友一般相处,父母们就能成为孩子永远的后盾,家庭就能成为孩子永远的港湾。

与孩子做朋友其实没那么难

图源网络,侵必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吃穿用度   零花   孩子   好朋友   美文   教会   教育孩子   内心   情绪   父母   需求   玩具   方式   家庭   情感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