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长歌行》里有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晓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孺子。


但现实却是,即便努力也可能会伤悲。究其原因是努力也分真假,要看清自己到底是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想起一个段子:“稍微努力一点就以为自己在拼命。”这揭示了假勤奋的第一个现象,平时不勤奋,懒散惯了,稍有努力就会自我感动,恨不得发朋友圈昭告天下,“我很努力”。努力变成了感动自我的标签,然而实际上真正付出了多少呢?不得而知;


第二个现象是努力的方向、方式不对,只埋头做事而不思考不总结,或者进行持续低水平的重复。说白了这些是无谓的努力和牺牲,没有丝毫价值,其实这与 “邯郸学步”相通。那个只顾学习邯郸人步伐,进而不停练习的燕国人不努力么?最终只能爬着回去;

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第三个现象是态度消极,努力但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被迫营业。比如“别人都努力我不努力会被领导发现”,又比如“我想躺平但父母一定要逼我”。这样的后果是被强迫者心里觉得难过委屈,或者引起叛逆甚至更糟糕的结果;


第四个现象是目的性太强,不享受努力的过程,只求回报。为了奖赏而勤奋,其实是内心不够成熟的表现。我们可以包容小孩子没有自发性、主观能动性,但是成年人呢?算了吧!巨婴是不会被社会所认可的。

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努力或者有效努力呢?


常常听到有人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努力?”的确,没有任何一个KPI可以考核人的努力,而我们也没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努力与否。


但是我们知道,14岁的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一天练习跳水400多次;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为发现青蒿素待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


还有很多很多人……

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他们没有在大众面前说过自己有多努力,可是我们看到了。成为成绩过于瞩目,因为她们谦虚,空杯的态度,也因为努力已经成为了他们习以为常的习惯。


既然有了学习的榜样,那要怎么做才是真努力呢?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以问题做靶向,学与思结合

带着问题学习,不是为学而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语自有它的道理。

问题导向,便是学习靶向。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两者不能偏废。”确定好远大的目标后,认准问题,一步步地分解它、盘它,寻找方法,这条路便是有效能的可以为之努力的正道。以目标为靶向地努力,成效会更到位,效率会更高。

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永葆积极进取的状态

人和人没什么大的不同,不过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即便是外面下雨了,也会有人欢喜有人愁。

稻盛和夫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只在做计划的时候悲观考虑所有消极因素就足够了,这是为了全面思考而不遗余力地制定相应的对策。其它时候都要有乐观的思维方式。如果你的“宇宙意志”都是积极的,那么人生自然积极。


做好过程,而不是先问结果

子张问他的老师孔子:“怎样才能求得官职获得俸禄?”孔子大概意思是说,目标明确,多方学习,谨言慎行,官职和俸禄自然来。追求理想时,顺序不要搞错,说到底官职俸禄只是最后的结果。


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和工作?物质欲望只是一方面,如果作为人生的全部,就变成了受制于物质的奴隶了。

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老生常谈,努力的程度

成功和失败只有一纸之隔,能否冲破这张纸,PK的就是努力的程度。其实我不想说什么不屈不挠、坚忍不拔这类的套话,不过确实要注意一点,打破自己内心的固有观念,要给自己成长的空间,和相信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也许是你未曾尝试过的事情,那又如何?打破心墙,才会获得信心,自己的耐力和能力才能提升,一切的努力才不会付诸东流。


所有人都知道,明天要比今天好,今天要比昨天好。那这样足够了吗?这就是真努力、真勤奋给我们的真实回馈,足够了。

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黄口孺子   勤奋   彼得   诺贝尔   孔子   努力   靶向   俸禄   官职   效能   美文   悲观   消极   乐观   现象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