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错位沟通?

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错位沟通?

在我们的社交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沟通难。因为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不会进行直接表达,大家都话里有话,有很多隐藏的意思需要我们去琢磨。

我们无法在沟通中识别对方话里的潜台词,就会出现错位沟通,造成双方的不理解与不愉快。

其实,要读懂他人话里的潜台词并不难,主要是我们要能够去觉察沟通中的对方处于哪种自我状态。

那么在沟通中有哪些常见的自我状态,以及该如何去识别对方的自我状态呢?

一、沟通中的自我状态

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错位沟通?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伯恩认为一个人的人格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与成人自我状态。

很多人在面对他人时,希望通过一些表情或动作,对方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是源于婴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期待,婴儿不会讲话,于是通过哭闹等方式来获取父母的关注。如果我们在沟通中,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很可能处于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听话、服从、讨好、友爱,渴望被认可和肯定;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好奇、活泼、贪玩、爱憎分明,渴望欢乐。

我们都曾是儿童,无论现在多大,都会有儿童自我的一面,有时也会如儿童一般有好奇心,渴望欢乐,希望被他人认可、保护、照顾。

而与儿童相对应的角色,就是父母。父母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我们也会在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中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错位沟通?

父母自我状态,就是指我们从父母那里复制下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比如,父母经常教育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甚至经常威胁我们如果不听话就不要我们了。我们学会了这种在与人交往时讲道理和恐吓的方式,常常表现出来说教、建议、批评的一面,这就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

当然,父母也会照顾我们、保护我们,在我们伤心时给我们安慰。所以,当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照顾他人、保护他人、安慰他人等父母对我们的温情行为时,就是处于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

那除了这两种自我状态,还有一种成人自我状态。当我们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我们会表现出理性的一面,沉着、冷静,我们所表达的想法都是基于对事情的逻辑梳理以及客观的数据分析上。

二、沟通中,学会与不同的自我相匹配

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错位沟通?

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到对方处于哪种自我状态之中,没有看见对方语言背后的需求。

比如,朋友跟你分享她最近买了一个包包,于是你跟她分析这个包包的价格、优点、缺点,然后你就发现朋友兴致索然。

这是因为双方在沟通时,她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希望的是来自“父母”的认可、赞美,而你却处于了成人自我状态,去理性分析。这就是错位沟通。

在生活中,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当朋友给你诉苦时,你绞尽脑汁地分析,提出了一大堆的建议,却发现朋友不怎么听,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你的建议而更加烦躁。

这是因为,此刻的TA,希望得到的是你来自于“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的安慰、照顾、鼓励,而不是分析、建议。

有时你会发现,跟TA一起吐槽,骂一骂那个让TA难过的人或事,或者安安静静陪伴,效果要比讲半天道理与建议好得多。

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错位沟通?

在日常生活沟通中,我们会有更多时间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中。而成人自我状态,更多是在工作时。

领导、同事在跟我们谈工作时,往往处于成人自我状态,同样希望我们像个成年人一样,有理性、成熟的回应。要是我们如儿童般情绪化做事,领导会感觉我们莫名其妙。

所以,在与人沟通时,要判断对方处于什么自我状态,看见对方的潜台词,并且回应与之相匹配的自我状态。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感觉都是敏锐的,细心一点就能够判断出对方正处于哪种自我状态,有哪些情绪。

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错位沟通?

如果无法判断的,就将对方身上发生的事情,套在自己身上,看自己会产生什么感觉。

比如,朋友诉苦,说对象天天管着TA,走哪里都要汇报。你对你朋友说,“我对象要是这样,我会感觉到很烦躁。”

如果你的感受和朋友相似,那么朋友作为“儿童”的感受就被看见,内心的委屈、烦恼都被你照顾到了。即便感受不相似,那你也释放了一个信号,有不好的感受是正常的,TA可以告诉你TA自己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李佳:很多时候,沟通中最重要的不是对方表达的语言,而是判断对方处于何种状态,以及语言背后的情绪、潜台词。

沟通中,对方处于不同的自我状态,我们也要以相匹配的自我状态去回应。比如,成人自我状态对应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对应父母自我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伯恩   往时   潜台词   美文   成人   理性   父母   状态   自我   语言   感觉   儿童   方式   建议   发现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