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和你一起剖析人性与情感。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01


先提两个问题:


第一个:


一张空白的纸上,有一个圆形的黑点,想象你一下,你能看到什么?


做过这个测试的人,99%的都会回答看到了一个黑点。


其实,我们还可以看到黑点周边的白纸。


第二个:


下面的四道题,你你又看到了什么?


2+2=4;

4+4=8;

8+8=16;

9+9=19。


在这个问题中,收到的答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指出有一道题做错了。


实际上,我们还能看到这是4道题,做对了3道题。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当一件事,摆在眼前时,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看到问题所在,却忽略了没有问题,或是做得好的部分,似乎那些没问题的、做得好的,就是天生应该如此的。


当然,这也不能指责人们太悲观,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情。


从人类大脑运行来看,大脑中负责记忆、情感和做出决策的杏仁状脑叶,对负面消息的反应要比对正面消息更加剧烈,它会夸大消极、恐惧和失败的哪怕是最小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遇到问题,人们习惯了看到消极的部分,是大脑指挥我们这样看的。


实际上,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因为我们的祖先,是靠打猎为生的,他们要生存下去,经常面临着十分危险的局面,所以,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久而久之,就锻炼出来对危险的敏感度,一代代遗传至今,哪怕不需要打猎为生的我们,也会延续这样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提前感知到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在祖先的时代,的确能够避免许多伤害,但是,在现在的年代,许多事并不需要那样的敏感度,反而需要人们有冒险精神,更需要人们拥有积极的看待事情的态度。


同样一件事,是从正面看,还是从负面看,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02


前段时间,张晓的儿子面临小升初。


她家住的那片,也是学区房,但是,张晓对那所学校不满意,想带着儿子择校。


其实,早在儿子上一年级时,张晓就做了两手准备,如果能找到熟人关系,就直接换个学校;如果不能,就靠上培训班,提高成绩,拿些奖项,再去参加那些可以择校的学校进行考试。


总之,她最终的目标,就是不让儿子读现在这所学区内的学校。


大家看着她和儿子一起,赶各种培训班,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在赶培训班的路上,有时候看着心疼,都想劝她平常心,不要把自己和孩子逼得那么紧。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可是,张晓想法过于消极,她觉得,孩子现在不吃苦读书,将来是没有出自己的,在她的理解里,未来的社会,生存压力这么大,现在连单纯的读书的苦都受不了,往后怎么承受生活的压力。


看到她这样说,大家也没有再多劝。


的确,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理解,父母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打下厚实的基础,在他们未来的人生路上,垫一个更高的起点。但是,压力与动力往往是并存的。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如果父母眼里,始终抱着对社会、对时代消极的态度,哪怕让孩子考进了好学习,有了好成绩,抬高了人生起点,在他心里印刻的消极观点,也是很难改变的。


要知道,人的一生,都在解决问题。有时候,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有时候,是芝麻绿豆的小事。然而,大事也好,小事也罢,消极的看待,总会给人带去很禁锢,那些活得幸福的人,也是眼里有光,心里有亮,才会将生活里的阴暗缩得越来越小。


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漠视者心中尽荒芜。”


遇到事情,善于找亮点的人,才能穿越现实的黑暗,照亮自己的人生和温暖身边的人。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03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发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身上的一件事: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在学校里看到两个孩子打架,他上前阻止之后,请打人的孩子放学后到他办公室去。


打架被校长看见了,还不得被狠批一顿,搞不好还要请家长来。


然而,当小孩战战兢兢地来到陶行知的办公室后,陶行知并没有骂他,反而给了小孩一颗糖。并告诉他,这是他遵照老师的要求,准时到约定地点报到的奖励。


没等小孩反应过来,陶行知竟然又给了他一颗糖,并解释说,这颗糖,是奖励你尊重师长,因为我叫你停下来,你就住手了。


最后,陶行知还告诉他,对你打人的事,我已经调查清楚了,是对方欺负女同事,你是见义勇为。


此时,孩子已经糊涂了,疑惑的问陶行知,难道我打架还打对了?


陶行知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他,除了打人,你还没有其它办法解决这件事呢?


孩子想了想说,我可以不打他的,只要把他们拉开就好。


此时,陶行知又给了孩子一颗糖,作为他认识到错误的奖励。


想要改变一个人,想要处理一件事,并不是只有批评和挑剔这一种方式,大多数事情都有两面性,基本出现了问题,也有问题存在的根源。


那么,如果从哪年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处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也决定着这个问题处理完之后,结果的走向。


善于从正面去思考的人,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个特别懒的丈夫,突然提出要去洗碗。结果,他只洗了碗,却没有收拾桌子。


有积极思维的妻子会说:“老公,你的碗洗得可真干净,就连洗碗池都擦得透亮。”


喜欢挑剔的妻子可能会叹声地表示:“你这个人,真是懒惯了,洗了碗不收桌子,等着谁收呢。”


特别好的一件事,到最后,有可能变成一次争吵。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与人相处,或者处理问题时,若总是盯着弱处、错处,既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会破坏人际关系。


反过来,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去引导,用阳光的方式,去消化人生的暗处,光面才会越来越大。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点,就是思维上的差别。


人人都有可能生活在困境中,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此时,找到它的亮点,也就有了破局的光亮。







作者简介:妈小咪。多平台签约作者,女性励志作家。领略世间情感,解读人间百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培训班   敏感度   黑点   打人   美文   消极   挑剔   小孩   儿子   危险   事情   水平   压力   方式   孩子   学校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