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和你一起剖析人性与情感。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01


“双减”政策下来后,不仅迎来了“双减不是减去家长的责任”,我们更迎来了毕业班的“分班”。


当过妈的人,应该都知道,孩子上小学,老师一般都是一年级跟着往上走,只有个别老师、特殊情况下会换。


分班的结果,便是在一起相处了5年多的同学,要换成熟悉却陌生的同学,老师也是听天由命,不知道换成了谁。


儿子在学校属于学习渣子,却是典型的“社交牛逼症”。


简单来说,学啥啥不得,耍嘴皮子第一名。


然而,儿子运气却挺好。


遇到的几位老师都特别好,哪怕儿子上课爱讲话,作业错误率高,字写得他自己都不认识,考试成绩只能从后往前数,老师们也没有放弃,还刻意发挥他的特长,在学习上,也是各种紧盯。


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到“分班”,我便莫名焦虑。


其实,“分班”的事,去年就有“传说”。


当时,我第一时间咨询了班主任老师,她说,毕业班分的可能性很小。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我想,也是。最后一年了,无论什么理由分班,对孩子都没有好处。


不过,那时候,我就厚着脸皮向老师“表白”了,说儿子很喜欢几位老师。


今年刚开学,又传出要“分班”,我再次重启厚脸皮模式,找老师询问情况,并“狗腿子式”的“表白”老师,希望留在她的班里。


老师还是去年的话,毕业班分班的可能性不大。


结果,这周又传来“分班”的异动,说非分不可,连一直坚信不会分的班主任老师,也正式通知了全班同学,并好几次在班上哭了起来。(儿子回来告诉我的)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我多方打听,了解了分班的规则,又从成绩、为人、老师需求等各个方面,客观分析了儿子留在本班的可能性,最终只有两个字“靠命”。


本想听天由命算了,可是,老母亲为了孩子,总有一颗“不死”之心。


我分别给儿子的几个老师都打了电话,表示了对“分班”的抵触,与老师成功来了一把“共情”,接着再次向老师“表白”。


令人焦虑的是,老师并未给我露半点口风,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会教哪个班。


没想到,前两天,分班结果下来之后,儿子第一时间给我传来了消息,他留在了本班。更幸运的是,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


起初,我以为这是儿子“命好”。


后来,了解了分班结果,以及老师那里间接传出来的消息,儿子很大概率是她留下来的。


那一刻,忽然有一种“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的感觉。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在儿子分班这件事上,我基本上是遵循了这个原则。


不管有没有用,先把能想的办法、能做的事,都想一圈、都做一遍,万一机会突然就降临了呢!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02


前几年,单位改革,人员定岗,由于特殊情况,最终,没定到我。


领导仍然让我做那个岗位的事(是个好岗位),却没法享受那个岗位的待遇。


公司正式定岗文件下来后,一个之前共事过的领导,特意打电话问我,怎么没有定我的岗。


我向她解释完原因后,也说了我的想法,大概是相信现在的领导会在有机会的时候,给我相应的待遇。


当时,她告诉我:


“傻丫头,你的想法太天真了。定岗这件事,本来就是岗位少,人数多,哪怕他内心真的知道你想定岗,你不向领导表明想法,不去为自己争取,他只需要装傻,就能避免麻烦。”


醍醐灌顶。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在一次给领导送文件时,趁机向领导表达了我的意愿。


领导听了后,真诚地向我解释了没有给我定岗的原因,大概意思是说,看我平常表现不太突出,工作比较佛系,以为我对这个岗位并不感兴趣。


听了我的话后,他承诺,以我的能力,他会给我留意相应的岗位。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领导三番五次向我推荐了岗位,因离家太远被拒绝了,差不多2016年时,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有一个离家近且适合我的岗位。


在处理事情时,我总是习惯性地结合自己的能力,对事情的难易进行预判,若是觉得这个事,我没有办法解决,便会习惯性放弃,哪怕心里有什么委屈,也不会去争取。


事隔多年,经历种种,渐渐才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容易的事。


大多数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都会或多或少有些难度,若是每次都轻易放弃,或者“想当然”,结果便只有“得不到”。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有多么难,而是我高估了事情的难度,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与基础。


天下的事,靠等是很难成的;特别是“好事”,更需要靠坚持和争取。


自己的事,自己尽力了,人家才有可能尽心帮你。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03


其实,儿子分班的事,若是没有留在本班,我也做了其它准备。


我分析了我们这个小城的教育特点,在升学考试时,主要还是唯分数论。


相比大城市,小学的孩子英语就达到了四六级,奥数已经达到了很高级别,作文写得像作家出手,我们的小城,还是停留在对学校知识的检测上。


以儿子现在的成绩,他只需要把基础知识再巩固一些,问题应该不算很大。


所以,哪怕他没有分到现在的老师班里,在小学阶段最后一年,也计划给他在外面找一些培训班,把小学阶段学得不够扎实的基础知识,再跑一遍,应该问题不太大。


做人时间越长,越能体会到,人间的事,从来都是不如意的多,顺意的少。


只不过,在事情还没有最终结果之前,自己都还有机会。


若是早就放弃,肯定就会离自己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


更重要的,当你没有尽到全力,便过早放弃后,留下的更多的遗憾与后悔。


在儿子分班这件事上,就有几个家长找我聊过,后悔没有早点跟老师打电话。


如今班已经分定,再去做挣扎,难度便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多。


李嘉诚也曾说过:“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做人做事,尽最大的努力,是一个将想法“落地”的过程。


这世上,谁都“想美事儿”,或是,普通的事,都需要努力的过程,“美事儿”的难度则会更大。


若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没有大量的具体操作、没有理论与实际的深度思考,“美事儿”就只能是飘在天空的三个字。


只有将想法“落地”了,才会发现,它是真的难,还是想象的难,难的程度,是自己真的无力承担,还是自己投入不够。

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当我们对事情有了这样理智的思考,很多事情,便不会那么困难了。


提前做好“最坏的结果”的预判,是对自己心态的前置调整,不至于等到最后结果到来时,一时接受不了,导致时间较长的萎靡不振。


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的选择,更没有什么“一条黑路会走一辈子”的事。


有人“一条路走到黑”,是不愿意接受现实。


尽最大的努力,不是对一件事没有目标、没有思考的死磕到底。


是认清了“失败才是常态”后,依然不会放弃生活的“英雄精神”。




作者简介:吴漾。多平台签约作者,女性励志作家。领略世间情感,解读人间百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努力   毕业班   听天由命   美文   事儿   凡事   可能性   难度   岗位   想法   儿子   事情   能力   老师   领导   孩子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