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为更好的自己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不在高处,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


让自己成为心中的那个自己,需要三“有”!


01
有志


周国平说:


“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就无严肃可言,平庸就是最大的不严肃。”


这里所说的平庸,并不等于平凡,而是缺乏远大志向所导致的精神世界的贫瘠。


人若想摆脱平庸,须用远大志向来填补精神世界的空洞。


相传,茶圣陆羽是一个孤儿,很小便被父母抛弃,后来被一个和尚抚养长大。


他除了学习文化课之外,还跟着和尚学习茶艺,也正是从这时起,陆羽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当时,品茶还没有被社会主流认可,许多人认为喝茶与喝酒一样,都不是正途。


然而陆羽却不这么想,他非但不觉得喝茶是不务正业,还立下志向,要在茶文化上做出一番成就。


经过二十六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茶经》。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立志如同登山一样,志在顶峰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景色。


02
有识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说白了就是见识多了、眼界宽了、格局大了,人生高度和质感也就有了。


为什么有人遇到问题可以不慌不乱,遇到困难可以坦然面对,因为他见过比这更糟糕的。


为什么有人会放弃看似安稳的工作,转身去折腾,因为他见识过努力的力量。


为什么有人待人接物谦逊得体,让别人很是舒服,因为他拥有过,所以不必通过炫耀来证明自己。


一个人见世面的方式无非两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自不必说,但行万里路,不是一定要去多远的地方,也不只是拍拍照片、发个朋友圈,而是要通过看世界、看众生,从而领悟生活、看到自己。


当有一天,你真心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不再轻易去指责一个人,真正热爱生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时,你就算真正见过大世面了。


03
有恒


凡事皆需尽力而为,半途而废者永无成就。


曾国藩毕生以“无恒”作为一种耻辱,因此,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将坚持变成一种习惯。


李时珍放弃仕途坚持医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经验,花了近30年,终于完成《本草纲目》。


书圣”王羲之也不例外。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用了无数瓶墨水,写烂无数支笔头,久而久之,池水尽墨,人称“墨池”,他也练出了“入木三分”的笔力。


欲速而不达,成功源于坚持。


单纯地靠天分去获取成功的几率,真的要比中六合彩还难。


真的笨一点的话,又怎样?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只要选对方向,愿意勤奋就好。最怕的是懒惰,或者自以为聪明而沾沾自喜,自负自大。


真的想做一件事情,不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地坚持努力着,我们想要的时间都会给的。


因为,时间看得见。在得到赞赏之前,请认真做事并且耐心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李时珍   王羲之   本草纲目   不慌不乱   池水   世面   志向   美文   远大   平庸   和尚   见识   严肃   成就   努力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