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从一日三餐开始

我们忙着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点,压力很大,但也一直在好好生活。


早起看到的太阳、路边小吃摊飘出的香味、下班路上碰到的第一场雪……


生活中的压力无法避免,但别忘了,还有很多小事让我们轻松快乐。

好好生活,从一日三餐开始


人 间 烟 火 慰 风 尘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摊饼。


煎饼也好、手抓饼也罢,点完之后就认认真真盯着店主倒面糊、打鸡蛋、撒葱花、加调料,一道道流程行云流水,香气越发明显地直往鼻子里面钻,最后在期待的目光中出锅,咬上一口,热乎乎的还有些烫,一瞬间会觉得幸福极了。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好像是一种很奢侈的体验了。


我总是在赶时间,匆匆忙忙地挤地铁。连早餐都快来不及的时候,能记得提前在手机上预定点一口什么来填肚子,就已经是最优解了。往往小跑进店拿了就走,甚至边走边吃也是常态。


如果说成长为“社畜”之后有什么是最不快乐的,那我一定要率先提名:忙起来的时候,不能好好吃饭。


好好生活,从一日三餐开始


从带有调侃意味的俗语“吃饭不积极,大脑有问题”,到“打工人”和“干饭人”携手走红,处处可见我大吃货帝国人们对吃之事的热情,除了民以食为天之外,我觉得好好吃点什么能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太高了。


这种幸福感不仅来源于食物本身的口味,更重要的,是饮食背后的那份人情味儿。可能是下班路上买了面包之后,店主给老顾客加赠的冰激凌;可能是穿西装面试前,豆浆店老板在杯子上贴的“必胜”字条;或者也有可能是加班到晚上十点,boss给全员订的精致宵夜。


记得有朋友吐槽,她常去楼下的牛肉汤店铺吃面,因为总是点小碗面加蛋,以至于老板看见她进了店门就会招呼:“老样子做一份!”有时候会想要换换口味,听见招呼后又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反而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这听得让人想起误会孩子仍是童年口味的家人,一时很能理解为什么朋友到现在都没有去纠正老板。在大都市漂泊不定,风霜沉浮中有这样的联系和招呼,确实会有“锚”一样的安定感,小小一声招呼,便是一份温暖。

好好生活,从一日三餐开始


异地漂泊中,若能吃到家乡的味道,更是别有一番亲切。曾经看“莼鲈之思”的典故,说东晋的张翰看到秋风起,想起老家这时候正是莼菜羹、鲈鱼脍的应季时候,竟然馋到辞官回家去!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超强的行动力和不为生计所迫的洒脱,因此思乡时候也要更难熬一点。若发现一家正宗的老家菜,怎一个激动兴奋了得,便是走上20分钟也要去吃一口。谁能想到上学时候日日吃到厌烦的菜色,今朝成了一种慰藉。


外食会有暖心的小幸福,就有令人崩溃的奇葩事。人人都知道打包和外卖不如自己家做的饭健康又美味。可对于一无所知的厨艺小白来说,厨房这个地方,不仅神秘、神圣、神奇,还隐约有点恐怖。似乎还不如看看美食博主的视频,厚实案板上富有节奏的切菜声,爆炒的油哗啦哗啦,煲煮的汤咕噜咕噜,在像家一样和谐的声音中安定地睡过去,失眠和熬夜强迫症都统统治好。


等基本掌握知识后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实践——恭喜你!


既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了空闲好好生活,又是在发掘兴趣爱好兼掌握人生技能中多向前迈出一步。尤其做饭的时候,真的有许多说出来感觉微不足道,却在瞬间给人带来确切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情,比如调的咸淡恰恰好的口味、费心码好的摆盘成型、蛋白霜在翻拌后没有消泡……


又或者,疲惫生活中的小确幸就只是,拿起鸡蛋对着碗沿轻轻一磕,流动的蛋液顺着碗壁缓缓滑下,竟然是两轮黄澄澄的太阳——一个双黄蛋。

好好生活,从一日三餐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店门   莼鲈之思   豆浆店   恰恰好   莼菜   美文   三餐   店主   老家   安定   口味   幸福感   招呼   鸡蛋   路上   瞬间   老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