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俗语:“只惊七月半水,不惊七月半鬼”,啥意思?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


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


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联。


众所周知,俗语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它是根植在民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老祖宗俗语:“只惊七月半水,不惊七月半鬼”,啥意思?


传统文化不单单是孔子、老子等等这些圣人流传下来的哲学经典,也不仅仅是那些流传在人们文人墨客当中的诗词歌赋,传统文化更是民间老人们总结出来的俗语智慧和传统民俗。


在老祖宗的传统中,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是民间的鬼节,在民间的风俗中,每年的七月半人们都要祭祀自己的祖先。


之所以在七月十五这天祭祀祖先,就是因为在民间的传说中,七月十五这天阎王爷会给地府的小鬼儿们“放假”,让他们回阳间和亲人团聚。


所以,老祖宗便认为七月十五这天自家的祖先会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没有人祭祀的鬼魂,便会游荡在世间。于是,到了七月十五,人们除了会祭祀自己的祖先之外,还会祭祀一些没有人祭祀的游魂。



民间有这样的一句俗语“只惊七月半的水,不惊七月半的鬼”,说的就是到了七月半这天,人们不会害怕鬼,而是会害怕水。


那么,老祖宗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七月半的水,为什么会让人害怕呢?


七月半是农历的七月十五,而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处暑时节的前后。


“处暑”的“处”有躲藏、终止、结束的意思在其中,所以“处暑”就是“出暑”,意思是暑气即将结束的意思。在我们这片大地上,处暑意味着大部分地方的气温,都会逐步下降。


老祖宗俗语:“只惊七月半水,不惊七月半鬼”,啥意思?


在节气中,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说的是老鹰这这个时候也开始为自己的身体储存过冬的能量,大量捕杀猎物。二候“天地始肃”,是说天地开始萧肃,万物开始凋零。三候禾乃登,就是说这个时候,农作物也开始成熟了。


民间在此时有“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的说法,说的就是在处暑时节能够遇到晴朗的天气,对于农作物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老祖宗之所以认为,七月半的雨非常让人害怕,就是因为七月半左右是处暑时节附近,而此时,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


民间还有“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说的就是处暑要是遇到了下雨的天气,即使田地里结下了果实,也很难能够留下来。


俗语还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立秋落雨,收;处暑落雨,丢”说法。


老祖宗俗语:“只惊七月半水,不惊七月半鬼”,啥意思?


人们七月半害怕雨的说法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这个时节,农地里的粮食已经开始结果了,如果遇到了连绵不绝的连阴雨,那么必然会影响收成,而且农作物的根茎也极易在雨水的浸泡中腐烂。


正是因为如此,老祖宗才有了“只惊七月半的水,不惊七月半的鬼”,因为七月半的“鬼”不会对人们造成什么实际性的伤害,而七月半的水却是能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老祖宗   俗语   处暑   歇后语   立秋   谚语   农作物   祭祀   祖先   美文   传统文化   农历   时节   害怕   说法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