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寻求的安全感,为什么只能自己买房子

这两天有个热搜,叫做“女孩花光积蓄买房就能带来安全感吗”。



女性寻求的安全感,为什么只能自己买房子

说的是有这么一位95后的女孩,14岁开始打工,攒了十年终于攒够首付28万。


她立刻在老家兴化给自己买了一套3室2厅2卫120平的大房子。


买完了,面临两个难点,一个难题是没钱装修。


这个问题不大。女孩说,我自小打工,动手能力强,自己动手修修整整还是能住人的。


另一个难题,就是周围人的指指点点,特别是父母。他们都说,你一个女孩子你买什么房呀。



女性寻求的安全感,为什么只能自己买房子

这个新闻要是换个性别,估计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


自古以来,男性的责任,包含要给一家老小一个安全窝。男性买房是天经地义,甚至是婚姻必需品。


现在社会变迁,特别是经济发展,男女都能独立赚钱,自然而然会有观念上的变化。


更何况,如今的房子,已经衍变成投资保值的产品,不是单纯的住宅用途。


所以,男的买房也好,女的买房也好,买房这事都是一样的,没有本质区别。


女性寻求的安全感,为什么只能自己买房子


特别是能够自己打工赚钱、攒钱,自己独立供起一套房的,那都是自力更生的强人。


当然,温馨提醒,买的时候也要看看房贷能否承受,量力而行,冲动不可行。



在这位女孩的故事中,实际上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另一个点,是这位女孩子对于房子所附带的“安全感”的渴望。


很多人反对她买房的理由,也是认为她可以结婚后住夫家的房子,但她拒绝了。


女性寻求的安全感,为什么只能自己买房子

女孩说,“反正就算结婚了也没有什么安全感”,还是自己的房子靠谱。


这句话引起了很多女性的共鸣,她们在讨论中纷纷表示赞同。


有的评论说,婚后吵架,走出婆家的房子,回娘家,娘家又有兄弟一家子住着。那个时候会感到无路可走,如果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好了。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时,指出,中国的家庭,不能叫“家庭”,应该称之为“小家族”。


几年前有一首小学生写的诗走红网络,诗里说妈妈才是捡来的,因为妈妈跟我们不同姓。


这是因为中国式家族有个特点,那就是单线扩展。


女性寻求的安全感,为什么只能自己买房子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


咱们看看费老先生的说法,也就是,在夫家身份为“媳妇”和在娘家身份为“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都不被包括在家族体系之中。


“媳妇”和“结了婚的女儿”不都是同一个人吗?那就是说,这个人,她既不被夫家体系承认,因为出嫁了,也不被娘家体系承认。


俗话说的那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所以,这位女孩买房需要的“安全感”里面,透露的是她身为女性,在面对婚姻时的一个尴尬现状。


那就是出嫁的女儿,两头不着边。她与她这件事引起的讨论,都可以看出她们的不安。




女性寻求的安全感,为什么只能自己买房子

以前,由于传统社会体系的稳固,女性一般通过自己的付出,在夫家挣得一席之地,以母凭子贵的条件,获取身份的认同。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大变革,传统的模式遭受挑战,但现代家庭观又迟迟没有成型,不安情绪也随之而来。


当年费老先生就看到,在农村,旧传统丢掉,现代观念没有建立,一切都处于混乱迷茫之中。


混乱迷茫必定引起讨论,有讨论,才能越辩越明。社会的观念,才会与时俱进。


无论如何,奋斗自强的人生是值得敬佩的。


无论讨论走向何方,这位95后女孩子的坚强韧性,可以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安全感   父系   女性   娘家   美文   媳妇   观念   女儿   身份   房子   体系   家族   传统   女孩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