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蓝天 | 山中赋闲

插图 来自网络分享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初秋入山,一晃半月有余。

每天忙着赶写中篇《麻花辫》,日子也仿佛像拧了麻花劲儿,日升月落交替旋转。为了赶时间,也为了不把思绪打断,进山来几乎没怎么离开这山中小屋。

总算脱稿了,紧张的心松弛下来,绷紧的神经也舒缓了许多。

该出去好好透口气了。

朋友的小屋,就坐落在半山腰。山,不是很高,但山体很大,树木茂密。

朋友小我二十多岁。他当过兵,干过保安,如今是自由职业,包了这座原本草木稀疏的山,十多垧旱田和水田,还开了一个大鱼池,也算得上是个新型“地主”了。

踏出房门,站在略有坡度的院子里,山风吹过,不仅凉爽,竟然还有阵阵香味扑入鼻孔,便四下寻觅。这一寻,有了新的发现:朋友的小院,竟然是用一米多宽的花坛围绕而成。此时,花开正艳,不同的段落,开着不同的花。家菊,山菊,串串红,大丽花我认识,而有些花,任我翻遍记忆,也找不到它们的名字,但香气却都是一样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山上到处都是树林,只有一条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并用阶梯相连的小路通往山下。

索性坐在毛石垒就的台阶上,看山景,便看到绿荫中夹杂的黄,跃出的红,闪现的紫色的叶子,在山林中虽不耀眼,但却鲜明,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一幅水彩画一样。

山间,自然少不了鸟鸣,悠长的,短促的,高亢的,低沉的,像一场缺少指挥的合唱,虽没有整齐的节奏,倒也有几分自由自在的个性张扬。山林中,叫得最响亮的,当然是雄鸡的长鸣,二三百只“溜达鸡”散放林中,自然成了鸟儿鸣唱的有力竞争者。

步出“院门”,不足十米处,便是果园,一直漫延到山脚。来时是傍晚,只知道是穿过果园奔向小屋。现在认真浏览一番,发现果园很大,占据了山的半面南坡。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漫步果园,虽不见一树树花开的绚烂,却见果实挂满枝头的美艳。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梨,黑黝黝的葡萄,亮着饱满秀着美颜。

最喜欢那五十多棵“沙果”树,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很有亲切感。记得三十多年前住平房那会儿,我家园子里栽了一棵“沙果”树。春天赏花,秋日品果,十分惬意。喜欢在秋果成熟时爬上树,扳枝摇动,熟透的果实伴着半黄半绿的叶子,纷纷落下,那情景深深印在记忆中,忘都忘不掉。

于是,故技重演,笨拙地爬上一棵不太高大的树,摇晃起来,果实跳下,落叶纷纷。毕竟山里比城里气温低,叶子枯干的多,一晃一摇,如同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树叶雨。索性半倚半躺在树杈间,透过树的罅隙,看天。天,很蓝,感觉是水凌凌清澈的蓝。偶见一群鸿雁飞过,飞得很高,竟一下子想到了“鸿鹄之志”,也想到了年少寡闻时,竟把“鸿雁”作“鸿鹄”,还与人家争辩。其实想想,鸿雁之志,志在高远,跟鸿鹄是可以媲美的。

深深地呼吸,顿感被香气紧紧萦绕着。也不奇怪,此时,秋山秋果秋意妙,香飘香浓香意闹,真的就分不清,是花香,是果香,还是草木的清香。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一阵脚步声,打断了我的惬意遐想。是朋友回来了。我喊了一声:“志新!”他驻足四望,竟没有发现我。当我从树上“出溜”下来,志新乐了,“老哥,兴致不错啊,上树了!”我不无感慨地说:“老了,比不得年轻时爬上树顶掏喜鹊蛋了!”“老哥,回屋,今个儿给你改善伙食。”我说:“还咋改善啊?玉米粥,玉米面发糕,烀苞米,那是我最爱吃的!”

志新也不与我多说,“叮当”一阵忙活,四个菜上桌。红烧鲤鱼,小笨鸡炖蘑菇,松仁小肚,里道斯香肠。

我指着小肚香肠,“你这是……”

志新告诉我,他起早进了城,送了一趟鱼和苹果,又回家看看。

我说:“也是,你常年在山上,家里的孩子老人,都交给了弟妹,你们都不容易!”

志新笑了笑,“慢慢就好了,趁着年轻多干点,等有条件了,我把这房翻盖成小别墅,把他们都接来!”说着,就打开一瓶白酒。我说我不喝白的了,志新乐了,说:“老哥别逗了,你是喝酒的‘拼命三郎’,我早有耳闻。”

见我仍有推辞之意,他就说:“老哥,给弟个面子。再说,这些日子我都没跟你提喝酒的事儿,是怕耽误你写小说。今个儿,小说写完了,又赶上秋分,乐呵一下!”

“秋分了?这秋天就这么悄悄溜了一半了?”我颇有感慨。

“这有啥奇怪的,如今地球转快了,才过完年几天,又快过年了,但愿明年能过个消停年,看今年过年这病毒闹的……”

“你这是世外桃源,明年过年,干脆上你这过!”

“好,咱们两家聚会!”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也许是放松了,也许是高兴,反正两碗酒喝干了,第三碗又满上了。

头,有点晕,兴致,有点高。

我说:“咱俩喝酒,是不是还缺点啥呀?”

这会儿,他看着我,我瞧着他,竟不约而同脱口而出:“缺诗啊!”

“有酒无诗不成席,老哥熟知诗词,来一首,助助兴!”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酒劲儿上,我也没推辞,吟道:“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志新说:“好诗,可这是谁的诗,有点耳生。”

“元代杨公远的《三用韵其三》。”

志新说:“那我也献丑,来个不常看到的。”说着喝了一大口酒,吟道:“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月娇空山静,天清一雁闻。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明代孙作的《客中秋夜》,对不?”

“难不住老哥的!”

“不过咱哥俩今天可不是排闷饮酒,是开心畅饮!”

我们又碰了一下杯。

我说:“咱们别来古诗了,干脆来自己的吧,现买现卖,咋样?”

志新推脱说不行,我就把他在省里两次诗词获奖的事儿摆了出来,我说:“别谦虚了,谦虚过度就虚伪了!”

志新想了一会儿,吟道:“闲情漫步赏秋光,绿瘦黄肥满眼霜。不得鸟鸣心怅惘,欣闻阵阵菊花香。”吟罢忙道:“献丑献丑,别笑话!”

我也趁酒劲支着,来了一首,“秋分昼夜已分明,冰轮东升影半形。转去云端尘埃梦,中秋玉镜倍晶莹。”

志新听罢就说好。我说好啥呀,不合格律,就是顺口溜。

志新就说我虚伪。

三碗酒下肚,我不无感慨地说:“你我诗中皆有月,可惜没到月下观!”

志新说:“好办,一会儿月亮上来,我陪老哥赏赏这山中月。”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月亮升起来了。

秋分的月亮虽不圆,但十分明亮。毕竟秋日天高云淡,山中又无云雾遮拦。

先是坐在院子里看那月,被无边的树托举着,很美。然后就来到山下鱼池。

此时,无风,很静,只有秋虫轻吟低鸣。眼前鱼池的一片明镜中,静静地躺着一池皎洁的月光,令池水更加空明。

山中的秋夜,恬静,隽美。置身于此,仿佛自己也变得空灵了。


杨蓝天 | 山中赋闲

作者简介:杨蓝天,别名,杨学志。笔名:驰骊,蓝翼,叶子等。国家二级编剧,副研究馆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从事文学艺术创作40多年,在省、市和国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500多部(篇、首),200多万字。获得省、市和国家文艺奖120多次。出版小说,散文,诗歌集5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沙果   黑龙江省   秋分   鸿鹄   鱼池   协会会员   花开   月亮   鸟鸣   个儿   鸿雁   果园   美文   果实   叶子   蓝天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