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执行力,本质上就是思考能力

懒惰,是人的本性。


身体本能,会尽可能地排斥,任何能量的消耗。


而执行,意味着呼叫炮火,消耗能量。


如果不想清楚为什么执行,那么大脑会拒绝执行。


知识面越广越好


所谓执行力,本质上就是思考能力。


执行,是最后的动作。


首先,大量信息的输入;其次,正确地思考,决策;最后,快速地执行。


遇事犹疑不决。


原因通常是,信息量不足。


理解一件事,往往不是单点能看明白的,要多角度去观察。


典型如盲人摸象。


摸到的永远是大象的一部分,缺失整体概念。


任正非说:“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感觉。


第一线,往往掌握着,最新最全最准确的信息。


可以建立更全面的思考角度。


如同克制欲望,需要用更大的欲望来驱动。


执行既然会消耗能量,那么用思考来判断做事的结果,收获大于消耗,行动的阻力最小。


思考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足够的信息上的。


一旦事情思考清晰,那么执行就是顺理成章。


所以,要多读书,多读杂书,多看学习资料,多去和高手聊天。


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大量的信息。


知识面越广越好,看待事物的能力也越强。


学以致用


有了大量的信息,是第一步,其次是思考。


信息没有任何价值,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产生价值。



化学的底层规律,是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的元素周期表。


自然界的元素,都是零散的存在。


认识起来,很吃力。


而形成的周期表,可以让一个普通人,都能快速理解化学规律。


从具体的事物中,整理出规律,


迁移到同一类事物,底层认知都是一样的。


这种能力,也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


思考是一种简单的能力。


不需要像门捷列夫一样,发现自然界的规律。


具体应用上,任何杂乱的信息,都可以整理。


从复杂,整理成简洁。


其中思考的过程,类似于排兵布阵,从散乱到整齐。


网络上,很多光整理资料,就赚钱的事情。


比如百度文档、行业报告等。


思考又是一种困难的能力,特别是深度思考。


很多事情,点破之后,都无比简单。


但在点破前,缺少了一个思考角度,就解释不清。


思考的本质,就是去除干扰信息,让核心观点浮出水面。


让人看见事物的本质。


让执行带动思考


执行,是思考之后的结果。


这个顺序,是理智的。


实际上,很多事情,是想不清楚的。



不要“跟着感觉走”。


因为直觉上的东西,很容易出错。


天圆地方,就是根据人的直觉来解释地理。


日心说、天体运动,


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是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地理。


边学边做。


真正做事情,大都如此,直接做事,不会再去搜索、学习、思考、尝试、再循环。


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路径探索清楚了,然后总结,整理成自己的认知。


下一次类似的事情,就可以借鉴。


这个过程,对个体来说,就是成长。


做事,有结果,反馈给自身,自己根据结果,去思考,去成长。


要养成书写的习惯。


想法是散乱的,话语是漂浮的。


善于使用文字,来记录做事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思考。


推荐阅读:建立一项能力,精通到超越绝大多数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门捷列夫   能力   周期表   学以致用   炮火   知识面   散乱   美文   消耗   能量   事物   规律   角度   事情   过程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