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7月18日,与朋友起个大早,驱车来到位于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里隅、涝河北侧的尧帝陵进行观光游览。开往尧帝陵的道路很宽敞,虽然周边大多属于不算高大的丘陵地带,但丘陵之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倒也让大家心情很愉悦。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据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碑文记载: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此,因谒尧陵,遂塑其像。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重修。明成化、嘉靖、弘治及清雍正、乾隆年间都对尧陵进行过多次修葺补建。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去往尧帝陵景区的道路弯弯曲曲,在道路两旁,时而有成片村庄建筑都进行了统一规划,整齐而别致,看样子应该是为以后发展民宿而设计的;从景区刚修建的公路及各项设施来看,投资少说也有几个亿。犹如山东曲阜的尼山圣境,应该是奔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量身打造的。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约半小时左右,我们便到了尧帝陵游客服务中心,尧帝陵景区的大门也相当气派,门楣上有中国著名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尧帝陵”,大门两侧抱柱联曰:“万世永尊功德留垂人共仰,四时长祀心香捧定我还来。”道不尽后人对帝尧的敬仰之心。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景区大门面阔五间,为双檐歇山顶。山门两旁亦两座对称双檐的凉亭,每座亭子的面积亦显阔绰;靠近山门的两侧又分列两座高达三米的汉白玉石刻独角兽,怒目圆睁,口阔蹄壮,雕刻简洁,极具威严之霸气。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迈入尧帝陵景区大门,门后门楣处有“文明始祖”匾额,待沿着高高的台阶而下,一座呈波浪型的宽阔石板桥直达二道门;景区的二道门亦是高大雄伟,庄严肃穆,颇有秦汉之风,站立其下,怀古追远之情油然而生。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从第二道门拾阶而上,一座高大的尧帝金属雕像巍然屹立,尧帝衣袍飘飘,凝视前方,给人一种不怒自威,气场夺人之感。游客由此转向旁边一条长长的石板甬道,甬道两旁绿植茂密,青翠欲滴,与周边的山色相映,漫步其间,置身大自然的怀抱,令人心旷神怡。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行不多时,即到了陵前广场。广场之南紧靠山崖砌有琉璃赤龙影壁,中间一条火红的巨龙在云雾中上下翻飞,两旁嵌有关于帝尧的史书文字记载。行人至此观赏,对帝尧的身世功绩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明清时尧帝陵春秋二祭,沿而不废。现陵丘如故,松柏依旧。祠内有山门、牌坊、厢房、献殿、寝殿、碑亭等建筑。布局紧凑,木雕精细,红墙绿瓦,围以清流古柏,相映成画。是一处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亦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站在赤龙壁下北望,广场与尧陵之间有唐尧桥横跨涝河将两者紧密相连。桥南建了一座牌坊,前摆石制香案,表示祭祖之意,牌坊系汉白玉制作,柱体仿华表样式,雕工精细,正中匾额篆书“四海同宗”,两旁分题“寻亲”“祭祖”。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站在唐尧桥南岸向北眺望,远处山丘上郁郁葱葱、古木参天之地即是尧帝的陵墓。透过牌坊,远远地可以看见尧帝陵山门。山门为琉璃彩瓦双坡硬山顶建筑,下层门厅过道幽深,那两个圆型的窗洞好似炯目深邃,让人浮想联翩。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山门前左右分别矗立两座华表,想是追颂帝尧当年倡立“诽谤木”之意。门前有副对联,上书“三皇五帝陵居首,百世千秋泽流长。”走过唐尧桥再回望,竟发现此处地形真可谓得天独厚,风水极佳之宝地。在它的左边为黄土山丘,右侧为白石山峦,涝河像一条玉带般将尧帝陵环绕。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如果从颜色上来分析土为金,石为银,水为玉,树为翠,此处不仅仅是金山银山加玉翠,属于宝物齐聚之地,而且还与当下对旅游景区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趋势不谋而合,似乎冥冥之中有种天意。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轻轻推开沉重的山门,迎面是一座木构牌坊,绿檐灰瓦,结构独特,被称做仪门,牌坊正中匾额南书“平章百姓”,北书“协和万邦”,牌坊上布满了雕有各式花鸟虫兽的精美木雕。这座巧夺天工的建筑,顿时就让人眼前一亮。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在古代,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到仪门时必须下马,整理着装,方能通过进入献殿祭拜尧帝。站到牌坊下,仰望牌坊,那古朴严谨的造型,那技艺精湛的斗拱,无不充分体彰显出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独具匠心。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陵前筑有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祠内立有元代以来碑碣十余座,记述陵宇沿革和帝尧功绩。其中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此外,尧陵前还有东西两排碑廊,镌刻着历代书法家的墨宝。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在登上寝殿的第七个台阶处有个横向的拳头般大小的孔。传说此孔可直通尧帝墓,尧帝下葬时,特预留此孔。尧的儿子丹珠守孝,唯恐尧帝再次醒来,便从墓中引出绳和铃当,如尧帝苏醒拉动绳索,铃铛响,丹珠知,易施救。表示后人对孝道的一种美丽演绎。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寝殿之后即是尧帝陵墓,墓冢为圆形,黄土堆积,高50米,周长300米,四周有古柏葱茂,俗称“神林”。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环形甬道谒陵,陵上各种青翠的植物郁郁葱葱,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禁油然而生出清凉之感。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时光如白驹过隙,几千年过去了,当年的一代圣贤已经长眠安息,静静躺在这里,虽然他留给后人的思想仍被传承,但站在游人稀少的景区,内心不禁有种苍凉悲怆之感。面对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被各种新兴文化所吞噬,我们还能坚持多久,的确是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采撷生活点滴 照亮美好人生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玄子原创图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这处中华文明始祖圣地亦可称得上风水宝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牌坊   圣地   古柏   华表   门楣   风水宝地   匾额   金山   甬道   汉白玉   山门   始祖   道门   郁郁葱葱   景区   称得上   美文   公元   高大   中华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