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这是清代学者申居郧的《西岩赘语》,意思是说从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过失的态度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不想听自己的过失,却喜欢谈论别人的过错,这样的人是愚蠢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总是无可避免的,聪明的人会从失败里找到成功的路。


而失败的人,则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总喜欢挑剔别人,总是把过失推到别人身上,这样的人显然无用且无能。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挑剔的人从不“自省”


小的时候抱怨父母,长大后抱怨爱人,当了父母又开始抱怨孩子。


不升职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家庭不和睦是妻子太强势不会体贴。


这样的人总是在挑剔别人,却从来没想过自己是有问题、有过错的。


做人贵在有“自知”,能“自省”。


曾国藩的朋友来看望他,两人谈论,却不欢而散。


事后曾国藩反省自己,双方各有不同的见解,反复辩论、争执,其实只是自己想驳倒对方,但在语言上却说别人不谦虚,这种责备别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应该自己反省的地方啊?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只有知道了错在何处,才能在下一次的行动中改正。


曾国藩在知道了自己的这些错误之处,以后做事时时注意,不断修正,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那些一直在挑剔别人的人,后来怎样呢?


上次参加同学会的时候,看到上中学那会最讨厌的人。


他要么说出黑板报的同学,字写得象蚊子腿;要么说人家弱智,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在他眼里,就是完美的女神站到面前,也会让他说成是斗鸡眼。


聚会时他挑剔的样子,让大家依旧讨厌。


要么说饭菜太腻;要么说别人的老婆太害羞,就不应该领出来和大家一块聚。


聚会散席,有人看见他拐了好几个巷子,才骑上一辆破旧的电动车。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时隔多年,他依旧挑剔,境况却是每日愈下。


想他依旧挑剔,从无“自省”,这样的人人际关系也是很差的,现在的窘境也是以前种下的果。


贫富本无人耻笑,可是挑剔却让人厌恶。


多少学者生活清贫,心中却是自有天地。


挑剔别人的人,也让别人看他的眼光中带着“挑剔”。


成功的人总在“自省”,总在错误中学习;失败的人总在“挑剔”,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挑剔别人的人眼界窄、格局小


挑剔别人,这样的人只盯着别人的错误。


陈景润是个数学家,他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成果在国际上都是领先地位,他的“陈氏定理”已经得到国际数学界的公认。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可是在他大学毕业来到学校当老师的时候,却被学生嘲笑、被家长责难,学校也想辞退他。


因为陈景润站到讲台上,面对乌泱泱一大片的学生,他脸涨得通红,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他只有在黑板上写数学题,不看学生的时候,才能说出话来。


于是学生起哄,家长也到学校反映。学校看他这个样子,打算辞退。


厦门大学王亚南教授是陈景润的老师,认为他的特长是在数学研究,就给他安排了图书馆管理员的职务。


陈景润有了学习的土壤后,在数学领域里取得研究的成果,获得华罗庚的赏识,来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终于成为一名数学家。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陈景润的“呆”和“木讷”,被有的老师和学校领导,说成是“笨”,太偏颇了。


他只是不适合这个老师的职位,所以他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受到责难和挑剔。


那些挑剔他的领导和老师,只看到陈景润的木讷、内向、不善言辞,没有看到他对数学的痴迷和热情。


他们根本看不懂陈景润看的书,因为眼界太小,格局太窄,所以认为陈景润没有用、嫌弃他、挑剔他。


挑剔别人的人总是盯着人的短处,眼界未免有些窄,格局也未免有些小了。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成功的人总是看到别人的优点

挑剔的人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


人无完人,人总是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在孔子的房间门口弹奏曲子。好多人都说子路弹奏得太难听了。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可是孔子却说,子路在音乐上的成就虽已登堂入室,却还没有进入“雅”这个层次意境。


嘲笑子路弹奏得难听,他们只是看到了子路的缺点,并没有看到子路从一开始的完全不会,到现在已经可以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这是进步、是他的努力、也是他的优点。


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就很中肯,看到了子路的努力,从不会到会。


同时也指出了子路的缺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还没有到达音乐演奏的高级层次。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眼光下,是不一样的状态。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词人苏轼豪迈在被贬时期,看见好友写的《水龙吟》很有意思,就按照这首词的韵照着也写了一首给好友。


同时还送了一封信,意思是说,你的词妙绝,本来是不敢续写的。


可是觉得很有意思,便也写了一首,但是不要把这首词拿给别人去看,以免丢人。


就是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看到这首词,才觉得妙绝,尤其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句,把美景写得诗情画意。


越是无能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谦卑,把自己放得很低,如那在低处的坑洼能存得住水。


谦卑才能宽容,只有宽容才能吸收别人的优点,来改进自己的缺点。


越是自大的人,把自己永远放在高位,身在高处,水就会从高处流走。不断挑剔别人,暴露了他的无能。


孔雀在开屏的时候虽然光彩夺目,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尾巴之下的丑陋。


在挑剔别人的时候,别忘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无能的一面。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妨在挑剔别人的时候,先“自省”,重新看看这个人的闪光点。在人生中不断沉淀,增长智慧、了悟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无能   挑剔   妙绝   孔子   过失   眼界   美文   格局   缺点   优点   错误   老师   数学   学校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