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

“你就是天空,你就是细雨,你就是花朵,你就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

林徽因的一生无疑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她是那个年代里不可多得的奇女子,她的才情,她的爱情,她的成就,无一不让人为之感叹。

小时候初读林徽因,觉得她的成功不过依托于家庭的庇佑。


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

她拥有良好的家庭条件,虽然母亲不被重视,但她绝对是父亲林长民的掌上明珠,她接受了在当时来说最好的教育。又因为父亲的关系结识并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有一段圆满的婚姻,夫妻关系融洽,志趣相投,以至于在后来的事业上相互扶持,成就了一段佳话。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顺理成章。

再读林徽因,已是而立之年,正所谓“初读不知其中意,再读已是其中人”,林徽因的一生也经历过很多艰难,比如童年的遭遇,比如父亲的离世;也做过难以决策的决定,比如面对爱情的抉择等等。但是林徽因是一个极其理智的人,她的每一个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

关于爱情,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觉得明明是八十一难,为什么《女儿国》那么无足轻重的一场戏,能算得上一难呢。当时想那或许是剧情需要吧,又或者是想要给艰难旅途中的师徒四人一个慰藉吧。

长大后,当自己也经历过感情后才知道,那场戏虽然没有激烈的打斗场面,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但就是因为这种美好,才更容易让人深陷其中吧。如果不是足够理智,不是有足够的信念,谁愿意抛弃这美好的爱情,选择充满危险的西天路呢。他们要克服的是内心的欲望,摆脱的是自己的心魔,这或许比任何一个妖怪,任何一场劫难都要耗费心力吧。


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

林徽因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也同样理智,16岁出国留学的林徽因初识徐志摩,尽管在此前父亲林长民已经有意让她和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相处,但这也并没有妨碍她在徐志摩炽热的追求下,疯狂的爱上了对方。他们的爱情无疑是浪漫的,有诗歌,有美景,有爱情。但是当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有家庭后她义无反顾的决定离去,尽管后来徐志摩为她离婚,也没能挽回这个曾经彼此相爱的人。

此时的林徽因无疑是清醒的,理智的。她见过父亲娶完二房后母亲的遭遇,这给她的童年留下了阴影,她不愿意让别人因她而遭受同样的待遇。而同时,父亲视她为掌上明珠,她不能因此背弃家族,置家族与流言蜚语中,所以她义无反顾的选择离开,尽管那是她真正意义上初恋,尽管当时她也痛彻心扉吧但是她毅然决然,甚至没有道别。那首《再别康桥》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据。

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

林徽因选择了能够给她爱与稳定的梁思成,这在当时,甚至当今社会都是一个无可挑剔的选择。虽然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之前的轰轰烈烈,但是安稳的生活,志趣相投的默契足以打动人心,何况他们之间还有爱,还有家族的支持,或许细水长流才是爱情的真谛吧。

我想这就是林徽因的清醒之处吧,她把人心看的很透彻,把自己也看的很透彻,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正如徐志摩的密友凌叔华也是一个活得透彻的人,她深知,浪漫多情的徐志摩适合做大众情人,不适合做丈夫。林徽因又何尝不知呢。

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

人们往往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会被当时的欢愉冲昏头脑,要知道,在很多时候爱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相爱的人在一起未必会有一段美满的婚姻。一个女人的命运藏在她的清醒里,不然也不会有陆小曼的飞蛾扑火。

面对爱情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不如听听父母的意见吧,他们经历过生活的洗礼,知道现实与梦想的区别,他们也是这世界上唯一视你如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岁出   西游记   清醒   掌上明珠   人心   志趣   义无反顾   美文   透彻   理智   父亲   命运   美好   婚姻   家族   家庭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