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妈与七夕节的相关传说


七娘妈与七夕节的相关传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共同构成泉州特色的七夕故事。泉州人都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在劳动妇女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泉州有谚语说:七月初七七娘生。民间把这天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是日要举行祈祥活动,称做七娘妈生。因而,民间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

据说天帝原来的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是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七日相会。这是喜鹊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在七夕大清早,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供织女梳妆打扮会牛郎。牛郎会织女时,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人们说,七夕当天,天上不见喜鹊,是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都颓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七夕的晚上经常下点小雨,民间解释是牛郎织女相会了,两个人喜极而泣;分手时依恋不舍,挥泪告别。

七娘妈与七夕节的相关传说

七娘妈的信仰,在闽南及客家两个方言群中又有着不同的传说。

闽南的传说中织女的姐姐们由于同情牛、女两人被王母娘娘拆散,便暗中保佑那两个孩子,使他们平安健康地长大。由此才发展出七娘妈是儿童保护神的说法。为人父母者,为了能让神保佑其子女,就把子女送给七娘妈为义子或义女,称为“拜契”。

客家人也有“拜契”的习俗,但是原因截然不同:相传七星娘娘有七位,自从织女离开后,只剩下六星在一起,由于没有固定祭祀的庙,所以在神格上属于闲神,平时下凡来游游闲闲。相传七星娘会抓人小孩,因此八字低的就给她作契子,以保平安。客家人祭祀七星娘时也不用七娘妈亭,而是一张印就的七星娘图,以香炉压住。为子女求七星娘絭的父母须手持杯交,口念:“红(白)花枝某姓某名,身体欠安,容易惊吓,现在要作你的契子,带你的絭,以后若有遇到,就不要随便摸他,如蒙允许,请赐一杯交”。直至七星娘允许“圣杯”为止。


七娘妈与七夕节的相关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天河   河汉   闽南   泉州   天帝   客家人   织女   平安   牛郎织女   喜鹊   牛郎   鹊桥   祭祀   美文   子女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