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错了吗?不晒网行吗?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叫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意思是做事不努力,没有恒心,老是中断,最终一事无成。

这句话的出处是《红楼梦》,原文是这样写的:“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这个典故是讲薛蟠的。薛蟠号呆霸王,本来是最不喜欢读书的。之所以要去贾府求学,无非是看到学校里有许多年轻漂亮的女子,动了好色之念而已。他假装去上学,心思却并不在读书上面,于是就真正做到了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错了吗?不晒网行吗?

其实,过去的渔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正常的操作。更有甚者是一天打鱼一天晒网。因为那时的鱼网大多是用麻纤维织的,麻纤维长时间吸水容易膨胀,如果不及时晾晒就会腐烂。在打鱼的过程中,水草和鱼类的尖鳍以及一些螃蟹皮皮虾都会对渔网造成损坏,甚至会破一个大洞。晒网的同时,也是修补渔网的过程。对于渔民来说,渔船和渔网就是全部的身家。因此,渔网用三天晒两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目的就是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当然,如果有钱,渔民也可以多买几张网,循环使用,就可以天天出海打鱼了。当然,现在的渔网都是用聚乙烯、尼龙等原料加工的。透明度好,强度高,不但耐冲击还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更不需要花费两天时间去晒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对过去渔民的一种真实写照。其实,除去晒网本身,渔民的休养生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句老话说“能上山莫下海”,讲的是在大海中捕鱼异常凶险,一旦遭遇意外,很可能丧命。保持充沛的体力是出海打鱼的前提条件。

既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毛病,曹雪芹为什么拿这句话来讽刺薛蟠呢?我们用数据来分析一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五天之中,有效学习时间只有60%,的确有些少。现在的孩子们,正常是五天学习两天休息,有效学习时间超过了70%。不过,如果算上寒假暑假,足足有三个月时间。按每年200个有效学习时间计算,不考虑补习班,现在孩子们的有效学习时间不足55%,比薛蟠还要少5%!

像薛蟠这样有效学习时间占了60%,这样一个刻苦学习的人,曹雪芹还要出言讽刺,可见当时的孩子们学习是多么的刻苦!我们知道很多名人学习的典故,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读书,车胤囊萤,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与呆霸王比起来,这些孩子简直把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简直是拼了!不知道衡水中学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这样拼命?

古人因科技水平和医疗条件限制,再加上灾荒战乱,寿命普遍不高。过去讲人生七十古来稀,很多名人寿命都不高,像苏东坡活了66岁,李白只活了61岁,写出了《滕王阁序》的大才子王勃,只活了26岁。因此,他们慨叹,人生苦短,只争朝夕。现在,中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7岁,要讲究一些生活质量,没必要像古人那样去拼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两天晒网   苏秦   映雪读书   大洞   衡水   红楼梦   灾荒   渔网   渔民   典故   美文   霸王   寿命   纤维   名人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