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狂赞,却在阴沟里翻船

诸葛亮曾经在《出师表》中强烈地称赞一位“晓畅军事”的将领,但这个被诸葛亮吹捧得貌似“军事奇才”的将领却在阴沟里翻船,居然连蛮夷都搞不定,反而被蛮夷杀掉了。这个有些名不副实的人的名字叫向宠。

此人曾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狂赞,却在阴沟里翻船

向宠是向朗的哥哥的儿子,也就是向朗的侄子。他在蜀汉第一任皇帝刘备在世时,做刘备的“牙门将”。在著名的夷陵之战中,刘备有许多将领及士兵被吴军杀死,但向宠所统帅的部队完好无损。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建兴元年,向宠被封为“都亭侯”,之后为“中部督”,任务是“典宿卫兵”,也就是负责管理被用于保护皇帝刘禅安全的军队,以至于网上有人戏称他为“保安队大队长”。

此人曾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狂赞,却在阴沟里翻船

向朗是襄阳人,属于“荆州派”,曾经被诸葛亮极力拉拢。而作为侄子的向宠也获得了诸葛亮格外的器重。人们对于向宠的深刻印象通常来自于初三时需要背诵的名篇《出师表》。诸葛亮北伐前,在他的《出师表》原文中,是这样向后主刘禅狂赞向宠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这些内容翻译过来的意思:向宠将军,性情品德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刘备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此人曾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狂赞,却在阴沟里翻船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称赞、推荐了四个典型人物,分别是:蒋琬、费祎、董允以及向宠。前面三个人都是内政型人才,唯独向宠是军事型人才,而且诸葛亮举荐的军事型人才只有向宠一个人,可见诸葛亮对向宠的器重,甚至是“偏爱”。

刘禅看完《出师表》后,把向宠提拔为“中领军”,向宠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统领禁军,保护皇帝安全,还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

蜀汉延熙三年,向宠率领军队征讨南方汉嘉郡发动叛乱的蛮夷。按照之前诸葛亮对他“晓畅军事”的评价,他原本应该像当年的诸葛亮南征时以秋风扫落叶般轻松击败汉嘉郡的蛮夷。结果他非但没能清除这些蛮夷,甚至连逃命的能力都没有,居然被这些蛮夷杀掉了。

此人曾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狂赞,却在阴沟里翻船

一方面,当时的南蛮不过是尚未开化的部落罢了,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及蜀汉普通正规军,更何况向宠率领的还是蜀汉精锐的禁卫部队。另一方面,真正的军事人才应当做到既能击败由乌合之众组成的杂牌军,又能击败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正规军(比如魏国名将张辽),这样才配得上“晓畅军事”的评价。但向宠死于由乌合之众组成的杂牌军手中,实在与诸葛亮对他那句“晓畅军事”的评价大相径庭,也显得诸葛亮吹牛吹过头了。

此人曾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狂赞,却在阴沟里翻船

有人据此大骂诸葛亮“识人不明”,但我觉得这有些过了。毕竟诸葛亮一辈子举荐、提拔的人高达几十人,这部分人绝大多数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只不过诸葛亮在某些时刻看走了眼,把某些人过于吹捧了,以至于出了尴尬之事(比如廖立、马谡、向宠等等)。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必苛责诸葛亮没能做到事事完备。诸葛亮终究是有对有错的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

欢迎各位喜欢历史的朋友关注,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出师表   先帝   蜀汉   杂牌军   蛮夷   乌合之众   正规军   阴沟   器重   侄子   将领   美文   军队   皇帝   评价   人才   军事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