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等于诸葛亮歼敌三万乃至于三十万?哈哈哈

对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究竟谁胜了,众说纷纭。《汉晋春秋》记载的诸葛亮“甲首三千”与《晋书》记载的司马懿“俘斩万计”彼此对抗,争议颇多,不同的人相信各自的观点,且不少人都能找出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本文重在讨论《汉晋春秋》中所谓的“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的一些看法。

先来看看“甲首”的意思,甲首在汉语中通常有四个意思:1、甲士的首级。2、伍长。3、战车上的甲士。4、甲长,(亦泛指小头目)。

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等于诸葛亮歼敌三万乃至于三十万?哈哈哈

那么来看看哪个说法比较有合理性。

第一,2、伍长和4、甲长应该是要先被排除的。因为蜀军与魏军互相厮杀时战况激烈,蜀军无法准确得知魏军中究竟谁是伍长或者甲长,能快点砍死周围敌人让自己活下去就不错了,没人能在激烈的拼斗中悠闲地仔细辨认敌人中谁是普通兵,谁是小头目。即便战后才去砍头,蜀军也不至于得了严重的强迫症,看到伍长(或甲长)就砍,看到小兵就舍弃,哪有那么多伍长(或甲长)来让士兵邀功。

第二,3、战车上的甲士也应该被排除。若一辆战车配备四匹马,十名甲士,十五名步兵,且“甲首三千”指的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诸葛亮这一仗差不多消灭了半个雍凉的兵力,这明显太夸张了。若诸葛亮真有如此战绩的话,那他回国后理应“升职加薪”,就算丞相职位不升,后主也应该给他点钱财,土地什么的进行嘉奖。然而,史书中诸葛亮回去后并没有受到奖励,反而气呼呼地去“群殴”李严了。

这样一来,就剩下1、甲士的首级。既然是甲士,理论上应该披甲吧。至于是披在身上的是皮甲,藤甲还是铁甲等甲就难说了。

先看看书上记载——有金属铠甲,且斗具完备的部队的战斗力是非常恐怖的,比如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铠甲斗具完备的700个人就可以猛的一匹,攻无不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的披甲率应该不会太高。

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等于诸葛亮歼敌三万乃至于三十万?哈哈哈

再看一下披甲率。因为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工艺倒退,披甲率很成问题,曹操在军策令中称: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见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奇破之,是时士卒精练,不与今时等也。

那么袁绍在官渡之战时投入了多少兵力呢?《三国志·袁绍传》中提到: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袁绍的兵力大概有10万,但是却只有“铠万领”,披甲率大约为十分之一。如果按照某些“亮迷”的“刻舟求剑”的做法,把这等同于曹叡时期的披甲率,那么诸葛亮消灭了接近三万魏军。

不过呢,这只是官渡之战时袁绍部队的披甲率而已,到了赤壁之战前后就大不相同了。《三国志·韩暨传》中这样记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工艺已经三倍于前,可以认为当时曹操军的披甲率应该达到十分之三。到了曹叡时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经济的恢复可以让曹叡复五铢钱,工艺上再进一步也是想象之中。假设曹叡时期的披甲率默认为十分之三。这样的话,斩获甲首三千级大概就击杀了魏军一万人左右。如此一来,诸葛亮消灭了司马懿一万兵力,获得胜利,但不至于把司马懿彻底消灭,司马懿还有余力防守。

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等于诸葛亮歼敌三万乃至于三十万?哈哈哈

有人会说,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不符合逻辑,为什么凭空多出来了两千领玄铠?乍一看似乎不合理,但是细细推敲却也是可以解释的清的:有个成语叫“丢盔弃甲”,魏军兵败之后溃逃,而铠甲又厚又重,不利于逃生,为了提高逃生率,于是一部分魏军将铠甲脱下再逃跑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聊一聊角弩吧,角弩的问题最多,因为有人用古今注中的一句“魏晋设角弩而不用”来证明魏军不用角弩,既然魏军的军队里没有角弩,那么诸葛亮是怎么缴获的角弩呢?

在这里,先看看引用魏晋设角弩不用的原文:两汉京兆河南尹及执金吾、司隶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四人皆持角弓,违者则射之。有乘高窥阚者,亦射之。魏晋设角弩而不用也。

简而言之,这一段只是在说仪仗而已,魏晋的仪仗队不用角弩能否推出司马懿的军队不用角弩呢?

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等于诸葛亮歼敌三万乃至于三十万?哈哈哈

看看古书中一些关于角驽的记载吧:

《三国志·王基传》:今者筋角弩弱,水潦方降,废盛农之务,徼难必之利,此事之危者也。

孙盛奏事:诸违令私作铠一领、角弩力七石以上一张,戟十枚以上皆弃市。

暨艳集:角弩既调,射者又工,多获鹑鸟,能无恳伤?

晋太元起居注:司隶校尉刘毅奏护军羊琇,私角弩四张,又乘羊车,请免官,罪。诏曰:“羊车虽无制,非素所乘者,可如所奏。”

至于司马懿的军队究竟是否利用角驽,自行分辨。

其它部分史书关于“甲首”或“甲士”的记载:

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等于诸葛亮歼敌三万乃至于三十万?哈哈哈

《后汉书·吴汉传》: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斩谢丰、袁吉,获(甲首五千余级)。

同样的事,《后汉书·天文志》:吴汉又击述大司马谢丰,斩首(五千余级)。

《三国志·吴主传》: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战国策·燕策》: 苏子遂将,而与燕人战于晋下,齐军败,燕得(甲首)二万人。苏子收其余兵,以守阳城,而报于闵王曰:“王过举,令臣应燕。今军(败亡二万人),臣有斧质之罪,请自归于吏以戮!”闵王曰:“此寡人之过也,子无以为罪。”

《晋书·载记第十二》:慕容俊遣将慕舆长卿等率众(七千)入自轵关,攻幽州刺史张哲于裴氏堡。晋将军刘度等率众四千,攻青州刺史袁朗于卢氏。生遣其前将军苻飞距晋,建节邓羌距燕。飞未至而度退。羌及长卿战于堡南,大败之,获长卿及(甲首二千七百余级)。

实际上杀了多少,只能由阅读者自己推测想象了。

但那些宣称诸葛亮“歼敌三十万”的,我觉得太假,一笑置之。

欢迎大家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京兆   晋书   后汉书   苏子   校尉   首级   刺史   精练   魏晋   铠甲   战时   兵力   战车   美文   将军   军队   于三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