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善良”的社会性


善良,是发自心底的柔情与德行,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和诚恳,是处事过程中的阳光心态及互助互帮;善良还是正义的原则和底线,是个人利益的小道理服从社会公德大道理的约束,是责任的负重与担当,是做人的定盘星。

有人会说,你把善良说大了。我却认为,善良的内涵远比今天涉及的“小议”,要宽广而深刻。欲透彻说善良,恐怕要有一本书或是一篇大块文章。有无时间写倒是其次,网友有无耐心看是主因。简单扼要些吧!

从中华文明的历史看,善良一词及相关描述古来有之,不胜枚举。善良涉及到人的道德感、自醒心、慈善举、良知怀。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也从不同层面和深度,阐述为人的善良,怀善良心,行善良事,做善良人。

然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现实生活的人间百态。善良心人人有,看对谁;善良事能为,看多少;善良举可干,看是否给自己带来烦扰或危险;善良人可做,看是否吃亏。这是人的基本心态,应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常正常。所以,善良这事并不简单!从大量反映的社会相关现象综合观察:社会性法律、法规的完善、到位、执行情况,一定影响社会公序良俗的建立和稳定,从而最终决定社会的道德水平。在具体分析具体问题的前题下,英雄如果流血又流泪,善为如果出力惹身骚,善举如果出钱反遭嘲,正义如果历险反受累,逆行如果可以横行,则必然动摇道德的社会基础,从而颠覆社会的善良认知,形成阻碍社会进步的、具有普遍性的重大社会心理碰撞类矛盾。这样的话,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份子是高兴的。

那么善良的根在哪里?说到底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经历的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善良程度具有不同的表现,因而也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效果。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反映的善良 ,最能反映善良的本质特征,内容也最为丰富、完善。当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任何社会,其善良总是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联系并结合起来的时候。国家超过千年历史,必有善良释义的文化积淀。而社会主义的善良观,则与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秉承诚实、坦荡、互助的大原则;以善良之心担当重大社会道义和责任。这是社会主义善良观区别于其它社会的根本之处。

善良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善良观念的价值取向与归宿。

善良又是具有原则性和底线的,不是没有原则的好、好、好,还不是逆来顺受的百般迎合,更不是“东郭先生”和“农夫”的愚蠢至极,尤其不是中国与国际接轨中的全盘西化。

雷锋同志的事迹,曾经感动了千百万人 ,他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助人为乐、关心他人、心地善良。然而,许多年轻同志并不知道周恩来总理为雷锋同志的精彩题词,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吧!

向雷锋同志学习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原载1963-3-6《解放军报》)

我认为,这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及所包含的善良观,最好的注释与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定盘星   公而忘私   小道理   简单扼要   孔子   东郭先生   善良   社会性   美文   底线   价值观   有无   正义   心态   原则   同志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