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声(人间烟火味)

有人喜欢古典音乐,对她如痴如醉,有人喜欢流行歌曲,因她似癫似狂。不得不说,音乐有她独特的魅力。而我,既没有被古典音乐迷住,也没有对流行歌曲倾倒,唯独对那“咚咚”的砍柴声念念不忘。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山村生活离不开柴火,做饭要用,烧水也要用,特别是寒冬腊月,取暖全靠它,或炊烟袅袅,或浓烟滚滚,一年下来,每家每户都要烧掉不少木柴。

砍柴声(人间烟火味)

所以,如果你也出生在山村,或者曾经来到过山村,你会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会有一排或几排“柴墙”。木柴都被砍成差不多长的一段段,然后整齐地码放着,随时可以取用,非常方便。

砍柴声(人间烟火味)


于是,山村里的宁静常常被“咚咚”的砍柴声打破。特别是农闲时节,或久雨初晴,此起彼伏的“咚咚”声恰似指挥大家在现场指挥的大型交响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砍柴的山里,郁郁葱葱,常常看不见砍柴人。只不过此处没有人语,只听见砍柴声。也还好,很容易判断,声音响亮的地方,就是村上女人所在的地方。

砍柴声(人间烟火味)

我的母亲也是其中一个。

因为上午要忙家务,所以只能早早地吃完午饭,换上破旧的衣裳和鞋袜,背一个装满茶水的军用水壶,带上我,提着刀就出发了。

山里人都怕鬼敬神,母亲也不例外。因此每次砍柴,特别是到偏僻的山林,或者明知有坟墓的地方,母亲都会带上我做伴。

那时我还年幼,总是抢着帮忙拿刀。边走边砍路旁的野草,甚至一路狂奔,把母亲甩在身后,然后用一双小手紧紧握住刀柄,对着路边的小树一顿乱砍。所以母亲一般只让我背水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拿刀。

母亲钻进树丛就像鱼儿扎进了大海,“哧溜”就不见了踪影,只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越传越远,每次总是比别人砍得柴要多而质量又好。村里的女人们都说母亲一进入山林,就像“麂”一样。

砍柴声(人间烟火味)

我则像小鸟一样自由,或捡一根树枝乱劈树叶和野草,或找一根木棍模仿电视里的武打动作一顿乱舞,嘴里还“噗嗤噗嗤”地为每一个动作配音。

不一会儿,就听到半山腰传来“咚咚咚”的砍柴声,此时我也会安静下来。

如果是夏天,就躲到树荫底下,冬天则找一块向阳的草坪,席地而坐,或躺着晒太阳。当然最好是夏天,因为不仅可以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还能看到翩翩起舞的各种蝴蝶,有大的小的,有白的花的,种类繁多。

还好,无论春夏秋冬,砍柴声肯定是有的,刀起刀落,那好听的“咚咚”声便在山谷中迴荡。于是我或坐或卧,静静地欣赏着这美妙而高雅的音乐。

我喜欢听“咚咚”的砍柴声,也许砍柴声是一种很能慰藉心灵的声音,也许仅仅是来自于对母亲的眷恋和崇拜,我总是特别的向往和憧憬这种声音。

砍柴声(人间烟火味)

于是,很多个美好的下午时光在这“咚咚”声中悄然流逝。“咚咚”的砍柴声伴随着我渐渐长大,也见证了岁月在母亲眼角留下的刻痕。

上次周末回家的时候,母亲联系一个远房亲戚把门前的“柴墙”卖了。我觉得怪可惜的,母亲则说,卖点钱,能帮衬一点是一点。

我有点木然。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还在靠卖柴火补贴家用的家庭应该不多了吧?

我内心更多的是愧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上个世纪   都会   木柴   人语   柴火   野草   水壶   山村   山林   古典音乐   美文   流行歌曲   烟火   人间   母亲   声音   地方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