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贫穷我能做什么

我的祖辈是农民,而且是佃农。父亲一辈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使命,由此我从小生活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也许是父辈们自小生活得太苦,他们给予我很好的生活。从小吃鸡蛋牛奶长大的我,几乎对祖辈的生活没有任何感性的认识。和很多人一样,只是因为自己从小学业优秀,便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同样也觉得自己有很大能力,认为自己可以先实现自身价值,然后可以指点江山,可以济苍生。这是我大学毕业之前的想法。

读研究生时,开始关心一点时事。但基本是围绕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这个中心的。我关心财经,关心国家的研究生就业政策,关心别人的成功之路。对那时的我来说,如何会想到农民?除了看到农民时,有点鄙视他们素质低外,没有其他的感情。毕业后,工作十分顺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有一种苦闷与日俱增。

苦闷的种子是在学生时代种下的。我有一个姨妈和一个伯伯还在老家。伯伯依然是农民。在读研究生时的一个假期里,姨妈生病,我去看她,那是一个内地小城,不富裕,但也不是很穷的地方。我第一次去,第一印象是觉得那儿和上海是两个世界。我和姨妈拉家常,事实是很有隔阂的。我对于他们哪儿都舍不得花钱很惊讶,我说她应该多买些补品,她说没必要。我不理解。姨妈说:“我还算好的。还有劳保,看病不用花钱。我们单位里有个临时工,得了癌症,没劳保,就在家等死。我们劝她去看病,她死都不肯。她说反正是要死的,不如省下医药费留给儿子。儿子以后没娘就可怜了。可无论如何要他去读书,不能像她没文化,苦一辈子。”我听了很震惊。在这之前,我从没考虑过这个阶层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我从没考虑过这样的人在中国有多少,从没考虑过比他们更苦的人怎么办。表妹也和我说她们班有个小男孩,家里很苦,为吃肉被父亲打了一顿,后来得了绝症快死了,家里煮了一锅肉给他吃他不吃,说省给父母吃。

从姨妈家回来,我好像知道了一点生活的另一面。我对父亲说,父亲淡淡地说这么苦的人在上海也有,只是你从不接触,从不注意而已。后来我就开始注意这此人,从此我的生活就不踏实了。有一次我跟别人算最低生活费究竟能怎样打发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有人开始嘲笑我:“你以为上海人都去超市买净菜呀。”然后我去好几个菜场逛了一圈,发现即便是在菜场买菜,那点钱也不够。终于有人开导我说:“下岗工人不会去买菜的,人家是趁收摊时去捡点菜边儿。”我再次去考察,发现真是这么回事。我开始于心不安了。平时我上下班经常打的,后来我决定能挤公共汽车就挤。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有两个女工在说话。一个说:“我们厂算是好的,每个月还发六块钱车贴。”另一个说:“是啊,现在还能发车贴真不容易,我们厂早停发了。”我听了真的很难过。平时我坐空调车,已经觉得自己很艰苦奋斗了。可是现在有的人心中六元钱的车贴竟是如此重要。

我玩得来的哥们都很优秀,薪水几乎都在八千以上。三四个哥们聚会一次花掉上千元是轻松平常的事。一次聚会,点的菜多了,一盘蛋黄炒蟹没人吃,我坚持要打包,哥们不能理解,但还是打了。第二天我跟他们说那盘菜拿出来吃呀。有个家伙说忘记放在冰箱里了,坏了,扔了。我竟然很激动,跟他们说去菜场捡菜边的人,跟他们说在乎六块钱的女工,他们不说话了。这就是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很大一部分人的真实生活。那么这个国家中大部分人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的思想是怎么样的?作为这个国家中有知识的一部分人,难道没有义务去了解他们吗?

我相信我周围的人都是些心地很好的人。为什么他们很少想到底层人的疾苦?不是缺乏良知,而是缺乏感性认识,缺乏提醒,包括我自己。像我这样成长经历的人应当说不是很少,而我们从一进小学开始,就和这个社会的真实面目隔绝开来。难道没有必要补上这一课吗?如果我只呆在漂亮的写字楼里,每天上下班打的,业余去蹦迪,去茂名南路的 CLUB 找点刺激,去和平饭店搞搞聚会,在巴黎春天购物,那么我不会感到什么苦闷的。我只会踌躇满志,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我是这个国家的那一部分精英。可是,我看到了,而且我相信更多的我没有看到的。所以我没法心安理得地自我陶醉。

事实往往让人哭笑不得。当我们有良知的时候,没有能力做些什么。等我们有能力开始为别人服务的时候,良知已经开始消磨。如果我们对底层的疾苦有切身体验的过程,是不是会在做事时多为别人考虑?是不是可以延缓良知被消磨光的时间?这是在主观方面的收获。在客观行事上,也可以从实际出发,多做一些有益的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疾苦   祖辈   菜场   块钱   女工   姨妈   良知   苦闷   美文   贫穷   从没   哥们   父亲   研究生   聚会   农民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