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儒家经典是读《论语》?还是读《论语译注》?


学习儒家经典是读《论语》?还是读《论语译注》?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他的核心理论是“仁”。他首创了私人教学,不分贫富贵贱,都可以来学习。于是,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圣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对话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学习、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思想。

而《论语译注》是由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为儒家经典《论语》所作的详细注解,古文与白话文相对照,更方便我们对古老经典的阅读和理解。

其实,可能许多人没看过《论语》,却听说过其中一些经典语句。比如由李雪健、宋丹丹主演的电影《四十不惑》,这部影片还荣获了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四十不惑这个词,就出自于《论语》。

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看,这句话里有几句都很耳熟吧?“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这几句话,是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一生,他说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于学问;到了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了一定的分寸和把握;四十岁时,对任何事物都不再迷惑了;到了五十岁,对自己的命运已经坦然接受;六十岁时,别人说什么,都能够一笑而过,不再计较对错;七十岁时,如何随心所欲都不会有任何违反规矩的念头了。

在学习上,我们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也是出自《论语》,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在复习旧的知识时,有自己的新发现,那就可以做老师了。”其实就是鼓励学生们要勤于思考,甚至大胆假设,而不是一味地教条接受老师的观点。

无论是读《论语》还是《论语译注》,都可以学习到儒家的经典思想。若是有一些古汉语功底的话,还是建议读原著,一个字一句话的理解,因人而异,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在于一个“悟”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儒家   论语   译注   万世师表   耳顺   从心所欲   孔子   温故而知新   经典   不惑   天命   美文   弟子   原文   春秋   柏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