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有那些特征?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有那些特征?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

青春期早期(11-13岁)

典型行为:

多注意外表,担 b心身体是否发育正常。

抽象推理能力不断增强。

短暂的极端利己主义。

理想化(比如因为事情可以这样,事情就应该这样)。

年轻人无敌——明显无视安全规则(我知道不安全,但我会没事的)。

个人寓言——想象并坚信他们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尤其是父母)能理解。

变得口若悬河,却无法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和对手的看法。

被同龄人群体所吸引,有时甚至忽略了其他责任的存在。

增加与同行的一致程度,担心是否被同行接受。

开始更加关注“男”和“女”的性别角色差异。

问题迹象:

此外,他们继续表现出不寻常的行为,尤其是与那些经常在一起的孩子配对的活动。

持续不注意个人卫生,如拒绝洗澡和自己清理。

没有朋友或者对交朋友不感兴趣。

和成年人相处融洽,但不要和同龄人相处。

青春期中期(14-16岁)

典型行为:

深刻理解他人的需求,并愿意为他们做出妥协。

和以前一样,得到有形的奖励不再是对的,得到这样的奖励也不再是错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愿意得到重要人物的肯定。

增加性兴趣,对性的好奇心。

伙伴从一组变成一对。

逐渐与其他伴侣形成自己的差异,对差异表现出更多的包容,更喜欢表达自己的个性。

强调独立人格,摆脱父母束缚的意识日益增强。

开始观望,对自我认同的关注越来越多,包括不同领域的探索和尝试。

问题迹象:

十五岁时,他仍然表现出青春期提前的一些特征(11-13岁)。

沉迷于性,甚至滥交。

对性的异常焦虑(例如,只要周围的人谈论这个问题,他们就会非常紧张,声称自己不感兴趣)。

当他做了明显的错事或对他人造成伤害时,他不会感到内疚。

兴趣太狭隘了。

不合群,没有朋友。

除了同龄人,连喜欢他的人都不想和大人在一起。

青春期后期(17-19岁)

典型行为:

开始缩小未来的选择。

提高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女生在这方面可能看起来比男生更成熟)。

高中的恋情面临着分手的可能。

为了原则和自由与父母的争吵更少,但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和独立人格。

准备离开家。

问题迹象:

未来没有计划,也没有兴趣。

仍然(或者再次)像青春期早期一样情绪化和反复无常。

没有约会,对约会没有兴趣(这可能是青少年在性取向上挣扎的迹象)。

毕业后避免想事情,家长一提到这个话题就生气。

有上大学的想法,但是没有必要和相应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青春期   利己主义   孩子   同龄人   美文   迹象   人格   差异   同行   特征   典型   家长   兴趣   独立   事情   父母   能力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