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菜往事

 我们简阳老家的人称一种菜叫“牛皮菜”,也有的人称“厚皮菜”。


牛皮菜往事

牛皮菜


  牛皮菜根深、叶绿、茎白而宽大厚实。牛皮菜不像莴笋、菠菜一棵棵扒起来食用,而是一片一片剐下来,然后它又继续发芽长片。这种菜其实多数时候是被用做猪饲料的。那时候每家农户都会种上几分地,秋天种下,冬天便可以采摘,直到夏初便没有了。


  牛皮菜已经淡出我的生活很多年了。难得去市场买一次菜的我,突然间在一位老太婆的菜摊子上看见了牛皮菜。不知为啥,老太婆摊位上的牛皮菜枯涩干瘦,叶子皱皱巴巴的。难道这不是我小时候见过的牛皮菜?我好奇地蹲在菜摊上问婆婆:“这是什么菜呢?”婆婆用浓浓的西昌乡音说:“这是厚皮菜。”难道淮南的柑橘到淮北以后就真的变味了、变种了?!无论怎么样,确定是牛皮菜后,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两斤。这牛皮菜在那些蔬菜里还价格不菲,旁边人直摇头说:“三元一斤,太贵了,太贵了。”没有人知道我买的是一份乡愁,是一份难以忘却的记忆。




  我们小时候物资匮乏,每到春天就是荒月。这样的季节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有的干脆匀出种子和着牛皮菜做饭吃,而我父亲每到这季节就会去龙泉驿的柏合寺,到表爷爷家借些米或玉米、土豆回来,和着牛皮菜做饭吃。我们吃的饭食里往往是牛皮菜很多,粮食很少,如今想来不如现在的猪食。那样的日子维持了好几年,直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局面才得以改善。我们的饭碗里才逐渐告别了牛皮菜,那种欣喜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去想那菜,不去想那菜的味道,甚至提都不愿意提牛皮菜了。随着离开老家的日子越来越久,我几乎彻底将吃牛皮菜饭的日子尘封在记忆深处了。


  提着刚买的两斤牛皮菜慢慢悠悠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才细细地重新回味起过去吃牛皮菜饭的日子。


  还记得有一个春天,志敏表哥读书住在我家。父亲教着毕业班,时常去学生家里家访,要一家一家地去走访动员,去给家长讲“让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年幼的我和妹妹便由如今在内江教书的志敏表哥照顾。我们每天中午、晚上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到自留地里去摘牛皮菜,然后去门口飘着油菜花的小溪里洗干净端回家,要么用牛皮菜和着米煮稀饭,要么用牛皮菜和着红苕煮红苕汤。牛皮菜煮好了就用酸菜坛子里的酸水凉拌,或者把酸菜切细和着煮好的牛皮菜放点儿油炒一下回锅,要么直接放油盐炒熟。如果胡豆可以采摘了,便把牛皮菜和胡豆一起煮熟凉拌。



牛皮菜往事


  就这样,一个春天便不紧不慢地过去,麦子渐渐黄熟,土豆也成熟了,牛皮菜终于退出了季节的舞台。表哥要参加高考,考完试后就要回他的家了。临走的那一天,表哥起得很早,将我们的衣服、书包洗得干干净净叠好放在枕边,他本来不想喊醒我们,可是我们还是醒了。我们很不舍他的离去,跟在他后边送他,他不停回头挥手,不停地说:“你们要好好读书,要记着牛皮菜的滋味,虽然实在不好吃,但是……”表哥去南充读大学了。他曾经来我读书的三岔中学看我,叮嘱我好好读书,不要忘了牛皮菜的味道。后来表哥也经常给我写信告诉我“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要不怕苦,不怕累,永远记着那些吃牛皮菜的日子”。


  后来几十年再也没有见过表哥,只是听一个亲戚说他从来不吃牛皮菜了。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穷困日子,是牛皮菜挽救了我们的生命,成就了表哥,成就了我们,成就了那个年代太多的孩子。也许表哥已经忘记牛皮菜了,也许没有。


  我依然还想吃久违了的牛皮菜,为了让自己不忘那些苦难的往事,为了让我更有幸福的感觉,我要让牛皮菜时常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时时让我回味过去、畅想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牛皮菜   简阳   乡音   西昌   胡豆   红苕   菜饭   酸菜   老太婆   表哥   牛皮   美文   往事   季节   成就   春天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