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一身月光回家

说乡愁是一枝悠远的笛,总在有月光的晚上响起。

披着一身月光回家

眼看着又快到中秋了,有多少中国人奔走在回乡的路上呢?

中秋佳节,家人团圆,吃着月饼,一起赏月,闲谈西东,其乐融融。想来中国有这么多富于“人情味”的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再加上最隆重的春节。无论在外打拼有多少苦累,多少泪水,在那中秋月明之夜,披一身月光回到家中,与老父老母坐在一起,谈谈孙儿,谈谈工作,谈谈出门在外的苦恼抑或是成功,老父老母稍稍减轻了一些牵挂,自己也能够卸下过去的种种不如意,第二天迎着朝霞重新轻装上阵。我想,这就是,或者说,也是中秋节的意义之一吧。

披着一身月光回家

我不知道外国人怎么样,但我知道中国人,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尤其是春节,不管远隔千山万水,不管在世界的那个角落,中国人都象被磁铁吸引一般,挤火车,倒汽车,坐船渡,翻山越岭,只为在那除夕之夜能够赶回到故乡。这在外国人看来,多少有点理解不了。但在中国人来说,那是理所当然,毫无疑问,或者说根本不用思考和犹豫的。因为那是家,那是故乡,那里有父老乡亲,有兄弟姐妹,那里是出发点,是原点!但凡在外累了,到了那个家总可以卸下所有的烦恼,一身轻松的。

明月,在中国文化里边,或者说文人里边,有着重要的地位。看古代诗词歌赋,咏颂太阳的似乎不多,而关于月亮的,却比比皆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知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乃至月是故乡明,月儿弯弯照九州,明月千里寄相思,等等等等。

个人以为月亮不仅常常带着诗意,而且她代表阴柔,代表水,上善若水,甚至代表中庸,所以之比太阳,月亮似乎与中国文化更加有缘,更加有契合。

有一句话,叫月是故乡明,还有一句,叫什么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对后面一句,我不想评论,否则又愤青了!

对于月是故乡明一句,且不说故乡的月亮是不是真的就比外边的明亮,但在游子的心里,或许总是挂着那么一轮故乡的明月,如水一般洒向大地,沐浴在那月光下,感到无比的惬意放松。即使外边的月亮再亮,在心里总也比不上故乡的月明。这也是游子的故乡情结吧。

披着一身月光回家

但即便是现代交通手段如此发达,也不是人人都能在中秋之夜回到故乡。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好多游子也只能是在异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者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为此就需去忧愁,或者伤感吗?

其实不必,因为“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那故乡,能够回去最好,暂时回不去也没事,有了那份牵挂,有了那份心,总有归家之时!在那之前,不如暂且“客树回望成故乡”,把异乡暂且当成故乡,反正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都是旅者,随遇而安,岂不更好!

宋朝王巩贬官岭南,京师名歌女柔奴随去,多年后又随王巩还京。苏轼去拜访王巩,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了,心有所感,填词一首,现摘录如下:

披着一身月光回家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披着一身月光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月光   月亮   老父   在外   心安   岭南   游子   外边   中秋节   美文   异乡   明月   故乡   中秋   中国人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