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之今昔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过麦秋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要是在二十多年前过麦秋是要脱层皮的。

临近芒种,金色的麦田在西南风的吹送下泛起滚滚热浪,蒸的人透不过气来,这预示着马上要麦收了。当时人们说:快开镰了。麦收之前人们要做着各种准备,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杠场”’。用牲口拉着耙在场地上划起一层浮土,然后泼上水,撒上麦糠,在干湿适中的时候再让牲口拉着混进行碾压,直到均匀地轧平轧实,这样场地就变的又光滑又坚硬不起土为轧麦做好了准备。人们还要随机置办镰刀、木铣、扫帚等用品,还要买马绊要子捆麦子用,勤俭的人家有的自己采集马绊子拧要子。

准备的差不多了也就该开镰了。一家人像上战场似的带上水、工具来到田间开始收割了。一般由年轻力壮的 在前面挑垄,其他人紧随其后,人们停止了交流只听到喳喳喳地割麦声了。随着人们快速地向前推进,不一会后面就出现了麦铺的条条长龙。割的快的到了地头再往回割接应割的慢的,直到都割完大家才在地头上脱下鞋子垫在屁股下休息一会,喝点水,会抽烟的抽袋烟,唠会磕,舒展一下腰筋。尘土和黑锈伴着汗水挂在人们的脸上手臂上和所有暴露的皮肤上,大有包公之相。

休息片刻就要捆麦个了。由儿童和年老的拉要子,由身强力壮的扶要子,大伙你一抱我一抱瞬间一个麦个就捆好了,不多时一块地就捆完了。麦个从头到尾排成一行或两行,像即将出发的战士一样。

捆好麦个下一道工序就是运输了。人们把麦个装上小拉车或拖拉机,有的为了好装多装还要绑上罗光。麦个拉倒麦场后接着解要晾晒,差不多时就要开始轧场了。轧场的最好时机是中午,天干物燥,艳阳高照,但人们要承受烈日的煎熬,肩膀和脸上被晒得黝黑黝黑,有的还起了皮。摊好场后拖拉机拉着镇压器咕噜咕噜进场了。摊场的厚度一般在六十公分左右,只见镇压器像跳舞似地在上面起伏跳跃,一会厚度就下降一半被轧的也平整了。为了底上面都能轧好,中途要用木杈翻一下场。轧好后就开始起场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像大会战一样。拿杈的挑去上面的长麦秸,拿耙子的去中短段,拿刮板和木铣的开始打堆了,不多久麦场中央一个麦堆出现了。

接下来要扬场了。这扬场可是有点技术含量,如果你不会扬麦粒就会四散奔逃,一塌糊涂。老人们常说:会扬的扬个“黄瓜”,不会扬的扬个“王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扬场要有熟手操控。观好风向,看好场地,木铣上下飞舞,麦粒被唰唰地抛向空中,又像下雨一样哗哗落地,听话地落在同一位置上,麦糠则随风飘去,只剩下金灿灿的一堆麦粒。望着这丰收的果实,人们忘记了疲劳开心地笑了。一般家庭一个麦秋要轧上两到三场,还要轧一场“落穰”就是二遍,做到颗粒归仓。这样一个麦秋要半个月左右,在那样的酷暑下一般人都要脱层皮的,一点也不为过啊。

最后麦粒归仓,麦秸集中垛成一个蒙古包似的大垛,和泥泥好顶部,麦秋就算结束了,按老人们的话讲叫“收了”。农活一完人们精神一松懈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这时最大的奢望就是好好地睡上一觉,若是赶上下雨阴天睡上三天也不为过啊,因为人们太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麦糠   麦秋   浮土   耙子   芒种   西南风   麦秸   麦粒   年轻力壮   熟手   身强力壮   今昔   牲口   拖拉机   美文   厚度   脸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